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秋和介孺韵时桂花未开·其二》
《中秋和介孺韵时桂花未开·其二》全文
明 / 范景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一枝且莫怨开迟,桂萼须知柳丝

嫩绿初黄凭看取晚秋风物早春诗。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风物(fēng wù)的意思:指风景、景色。

看取(kàn qǔ)的意思:观察并取得有关信息或经验。

柳丝(liǔ sī)的意思:指形容柳树枝条柔软、摇曳的样子。

嫩绿(nèn lǜ)的意思:嫩绿指颜色鲜艳而柔嫩的绿色,形容植物初生时的嫩绿色。

且莫(qiě mò)的意思:表示劝告或告诫对方不要轻易行动或说话,暂时保持安静或不要妄动。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晚秋(wǎn qiū)的意思:晚秋指秋季的末期,也可比喻事物发展到最后的阶段。

须知(xū zhī)的意思:必须知道的事情或要点

一枝(yī zhī)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一支。

早春(zǎo chūn)的意思:早春指的是春天初期,即冬季过去但尚未完全进入春季的时候。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桂花的期待与欣赏之情。诗人以“一枝且莫怨开迟”起笔,表达了对桂花开放时间稍晚的理解与宽容,展现出一种豁达的心态。接着,“桂萼须知胜柳丝”一句,将桂花的花冠比作桂萼,与柳丝进行对比,突出了桂花的独特魅力与高贵气质,暗示了桂花在诗人眼中的非凡地位。

“嫩绿初黄凭看取”,进一步描绘了桂花从嫩绿到初黄的变化过程,强调了观察与欣赏的重要性,同时也预示着桂花即将绽放的美丽时刻。最后,“晚秋风物早春诗”则巧妙地将桂花的盛开与晚秋的景色、早春的气息联系起来,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诗歌更深远的意境,让人联想到桂花不仅象征着秋天的成熟与丰收,还预示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桂花开放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循环的哲思,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作者介绍
范景文

范景文
朝代:明

范景文(1587年—1644年),明末殉节官员。字梦章,号思仁,别号质公,河间府吴桥(今属河北)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宣府,烽火逼京师,众臣请帝南幸,范景文劝帝“固结人心,坚守待援”,不久崇祯自缢。范景文留下遗书曰:“身为大臣,不能灭贼雪耻,死有余恨。”后赴双塔寺旁的古井自杀。赠太傅,谥文忠。著有《大臣谱》、《战守全书》。
猜你喜欢

癸丑人日

上七日为人,云蒸涧壑春。

入山从此始,得句不知贫。

宿雨行泉脉,归禽隐树身。

无人闲似我,野荠共时新。

(0)

陈帐管尊公挽诗

不独于书癖,论边语亦奇。

丘园身竟老,场屋世谁知。

客下陈蕃榻,人传窦谏碑。

九华山翠外,烟草正离离。

(0)

立春前一日雪·其二

历眼看看剩浃旬,山河大地一齐新。

不成过腊都无雪,只隔明朝便是春。

夜半有谁过剡曲,年丰无处不尧民。

草亭只在梅花外,知与人间隔几尘。

(0)

山中·其六

黄纸红旗总不宜,绿蓑青笠久相知。

躬耕莘野一犁雨,亲见豳风七月诗。

老已自催蚕作茧,死时须用豹留皮。

山深未省人间世,黑白纵横几局棋。

(0)

山中·其二

茅葺山堂竹打篱,尚馀老鹤共襟期。

一生朝市几何日,五亩园林都是诗。

身后谁浇胸磊磊,命中不带印累累。

薄田有秫聊堪酿,尽足秋崖作受持。

(0)

矮斋杂咏.上巳

桃溪喷火柳拖烟,如豆青梅已半酸。

燕子怯春归未得,一帘风雨杏花寒。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