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离(bù lí)的意思:不分离、不离开
翠竹(cuì zhú)的意思:翠竹指的是绿色的竹子,比喻品德高尚的人或环境清幽的地方。
关捩(guān liè)的意思:形容人的行动迅速,灵活敏捷。
好个(hǎo gè)的意思:表示赞叹或夸奖,形容某事物或某人非常好、出色。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忘言(wàng yán)的意思:指人说话前后不一致,或说话不清楚,无法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
赵州(zhào zhōu)的意思:指人们常常以自己的主观意识看待事物,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
竹黄(zhú huáng)的意思:指竹子的黄色,比喻人品正直、道德高尚。
关捩子(guān liè zǐ)的意思:指人们彼此之间相互勾心斗角,互相算计,互不信任。
翠竹黄花(cuì zhú huáng huā)的意思:指事物本来的颜色或形态,没有经过人为的修饰或加工。
清风明月(qīng fēng míng yuè)的意思:指的是清新的空气和明亮的月光,常用来形容环境优美、气氛宁静的场所或时刻。
- 翻译
- 无需谈论清风与明亮的月亮,因为它们都是禅意的象征。
翠竹和黄花常伴禅心,与修行息息相关。
- 注释
- 清风:微风。
明月:明亮的月亮。
景:景色,这里指自然之美。
翠竹:青翠的竹子,象征坚韧和高洁。
黄花:黄色的花朵,可能指菊花,象征隐逸或淡泊。
禅:佛教中的禅定或禅意。
关捩子:关键转折点,比喻事物的核心或关键。
陶潜:东晋诗人,以隐居著称。
辩:辩论,这里指试图用言语表达。
忘言:忘记用言语表达,达到无需言传的境地。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吕所作,名为《怀乌山柏庭僧宗文》。诗中的意境清新,语言简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清风明月休论景,翠竹黄花不离禅。"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诗人认为在这样清新的风和明亮的月光中,再无需过多讨论景色,因为四周的自然美景本身就是一种禅意。翠竹和黄花,都是常见而不易觉察的景象,却能引起诗人对禅宗的联想,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好个赵州关捩子,陶潜欲辩已忘言。" 这两句中,"赵州关捩子" 指的是唐代高僧赵州从谂,他以机智和风趣著称,能巧妙地回答出家人的问题,使其心悦诚服。陶潜,即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隐逸诗人,以其超脱世俗、归隐田园的生活态度著称。"欲辩已忘言" 表示即使是像陶渊明这样的文学大家,也不愿在此境界中多费口舌,已经达到了一种忘言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联想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赵州从谂的欣赏,以及自己对于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生活态度的向往。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更是对一种精神状态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答王内翰范舍人
相从一笑欢无厌,屡获新篇喜可涯。
自昔居前诮糠秕,幸容相倚愧蒹葭。
白麻诏令追三代,青史文章自一家。
我亦谏垣新忝命,君恩未报发先华。
故衣
箧中出故衣,络纬声四壁。
昔年慈母线,一一手所历。
眷眷游子心,恻恻虚堂夕。
逝水不返流,孤云杳无迹。
空令揽衣人,一线泪一滴。
衣弊柰有时,母恩无穷期。
终怜寸草心,何以报春晖。
朝寒纵砭骨,念此不忍披。
且复返所藏,永寄霜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