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大地(dà dì)的意思:指广阔的土地、大地之上。
贯耳(guàn ěr)的意思:指声音传得非常远,非常响亮。
稷下(jì xià)的意思:稷下是指稷山下,原指齐国的稷山下,后来泛指学问渊博的地方或学府。
临照(lín zhào)的意思:指临时拿出来使用的照明灯。
蓬岛(péng dǎo)的意思:蓬岛指的是一个虚幻的、不存在的地方。用来形容事物的虚幻或不切实际。
盛举(shèng jǔ)的意思:指举行盛大的庆典或仪式。
文昌(wén chāng)的意思:指文才出众、学识渊博,也可用来形容人的才华出众。
五云(wǔ yún)的意思:指天空中的云彩,比喻事物的变化多端、不可捉摸。
星回(xīng huí)的意思:指星星回归原位,比喻事物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或人回到故乡。
燕台(yàn tái)的意思:指辽东的燕京和山东的台城,泛指北方和南方。
英声(yīng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悦耳动听,具有美好音色。
玉楼(yù lóu)的意思:指美丽华丽的宫殿或楼阁。
韵事(yùn shì)的意思:指与诗词、音韵有关的事情,也可以用来形容有关文学艺术的事物。
宰相(zǎi xiàng)的意思:宰相指的是国家的最高官员,也可引申为权力最高的人。
直北(zhí běi)的意思:指直线朝北方前进,形容行进方向一致或目标明确。
众星(zhòng xīng)的意思:指众多的明星、名人聚集在一起。
中央(zhōng yāng)的意思:指的是地位崇高、权力集中的中心。
山中宰相(shān zhōng zǎi xiàng)的意思:指在山野中担任重要职务的人,比喻能力出众、地位高而又不被人所知。
- 鉴赏
这首清代李敦夏的诗《上徐寿蘅侍郎》以文昌星为引,描绘了一幅壮观而人才济济的画面。首句“文昌临照众星回”,形象地展现了文昌星的光芒普照,使得群星仿佛都围绕其旋转,象征着智慧和文气的汇聚。接下来,“大地英声贯耳雷”进一步强调了人才的声威,如同雷鸣般震撼。
诗中“四水中央蓬岛屹”描绘了地理位置的特殊,蓬莱岛般的仙境屹立于四水之中,寓意着侍郎所在之地的非凡与尊贵。“五云直北玉楼开”则以瑰丽的自然景象烘托出侍郎府邸的华美,犹如仙宫般令人向往。
“斐才稷下群英集”借用“稷下学宫”的典故,赞誉侍郎周围聚集了众多杰出的人才,显示出其地位的崇高和影响力。“韵事山中宰相来”则将侍郎比喻为山中宰相,暗示他在文坛的地位如同古代高官,行事风雅。
最后两句“此在吾东犹盛举,况今奇躅住燕台”,表达了诗人对侍郎在东方文化中心的尊崇,认为他的声名和活动在此地尤为显著,更不用说在今日燕京之地,他的非凡成就更是引人瞩目。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徐寿蘅侍郎的才华、地位和影响,同时也体现了清朝文人士大夫对杰出人物的敬仰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