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汪遁斋二首·其一》
《忆汪遁斋二首·其一》全文
元 / 戴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四明羁客如何,别去今才一月过。

记得小斋多野色豆花阴里唱离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豆花(dòu huā)的意思:豆腐花。比喻事物的质地细腻柔嫩。

羁客(jī kè)的意思:指被束缚在某个地方不能自由行动的人。

记得(jì de)的意思:保持记忆,不忘记。

离歌(lí gē)的意思:形容悲伤离别的歌声。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四明(sì míng)的意思:形容人聪明敏捷,见识广博。

野色(yě sè)的意思:指自然界中的美丽景色,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容貌或风采。

一月(yī yuè)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转眼即逝。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戴良所作的《忆汪遁斋二首(其一)》中的第一首。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友人四明汪遁斋的思念之情。"四明羁客近如何"一句,以羁旅在外的友人作为切入点,关心他的近况,流露出关切之情。"别去今才一月过"则点明了分别的时间,虽然只有一个月,但诗人对相聚时光的怀念已经十分深切。

"记得小斋多野色"描绘了汪遁斋住处的环境,小斋周围野趣盎然,这不仅是对友人生活环境的回忆,也是他们友情中自然质朴一面的写照。"豆花阴里唱离歌"则是对往昔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的回味,豆花盛开的阴凉处,两人曾一同唱着离别的歌曲,那份情感真挚而动人。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友人间离别后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过去的怀念,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

作者介绍

戴良
朝代:唐

猜你喜欢

朔方歌

朔方大野何寥哉,悲风惨淡从天来。

初如巨壑吼阴浪,忽似晴空行怒雷。

严风吹霜石为裂,淅沥飞沙砭人骨。

万里书生二十馀,匹马来为朔方客。

朔方之人胆如斗,不斗才华斗身手。

无复悲歌慷慨声,犹能使气屠鸡狗。

凭高仰视太行山,山气空濛紫翠间。

东西日月自吞吐,今古烟云相往还。

太行势尽西山起,凤舞龙蟠耸神伟。

昨夜燕山雪作团,散落飞花汉宫里。

朔方猛士气凌云,白首防边未策勋。

马上相逢泪如泻,嗟我何为朔方野。

(0)

送李光大之海北宪司书吏

我闻之徽之黄山秀之聚,三十六峰比如敔。

支而散去不可数,周环纡馀蛟凤舞。

瘠之为石天所斧,真宰重惜保其故。

仙者不得开洞府,李君乃生貌清古。

殷彝周鼎冰雪贮,而有锦绣之肺腑。

丈夫用世当不负,他年抱策上京去。

蓬莱宫深隔烟雾,弱水三万不可度。

祭酒先生才见取,慷慨登楼念乡土。

奉檄南归大江浒,古木阴阴覆韦布。

御史殷勤再三顾,叩之使言见平素。

小却黄堂掌书簿,溷溷泥涂塞中路,白璧自持终不污。

前年妖蟆月更吐,天下秋风吹桂树。

炳豹文章堕群瞽,八月钱唐潮亦怒。

竟无愠色向人前,但道命邪多谬误。

行台二十四松厅,众更奇之交爱护。

百鸟啾啾徒下处,一鹗空中肆高举。

宪司十道虞有罟,纪纲庶政祛残蠹。

三在炎荒鼎而柱,五羊八桂穷险阻。

棋分南北海为部,民黎杂居性豺虎。

俗嗜相残裸负弩,滨水而采名蜑户。

一从孟尝去合浦,珠不更还远无贾。

台官择人如善估,以君政似王夷甫。

长干置家坐空窭,遣佐绣衣苏病苦。

君今此行人共许,还珠奚翅瞻三语。

夷齐有心当弗沮,君其勖诸报明主。

道命之行泽施溥,万钟之赐安厥予。

(0)

东海有蟠桃

东海有蟠桃,结根何岁年?

花开不关春,霜露不系天。

仙种固灵异,未知树所缘。

我欲往问之,代无绝世贤。

适来王母至,遂奉武皇筵。

骄主好自诞,后来信谓然。

愚者谅多惑,智者当不传。

(0)

送谢仲宜归五羊

酒尽沙头意惘然,君今归理曲江船。

曾同忧患难为别,欲取功名莫计年。

世乱人心机似箭,雨馀山路瘴如烟。

诸君倘问余何似?一片丹心可对天。

(0)

立春

宴罢春盘转晓风,乾坤生意浩无穷。

宿云新卷山前雨,元气淋漓万木中。

(0)

八里庄渡淮入黄河水浑不可饮过徐入清河水方澄洁信笔閒记

河流汩汩如泾水,浊浪崩腾疾驰驶。

一石中胶数斗泥,舟客居民皆饮此。

黄河不复行故道,下注清淮通海涘。

十人度索上一洪,寸寸强弓挽难起。

屹然趺坐如僧禅,日与篙师同愠喜。

青山一发认邳州,萧条暮上鱼豚市。

酒边一笑我何为,独冒惊涛行万里。

争如林下混渔樵,俯仰啸歌行复止。

回头寄语北山云,征尘待向风泉洗。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