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公苦嗜吟,殆类书痴窦。
浑浑乎其来,势若瓴建溜。
百篇(bǎi piān)的意思:指大量的文章或作品。
欢如(huān rú)的意思:非常高兴,喜悦如意
浑浑(hún hún)的意思:形容思维迷糊,不清晰或不明确。
嚼牙(jiáo yá)的意思:形容愤怒、气愤的样子。
襟袖(jīn xiù)的意思:指胸前的袖子,比喻心胸、气量。
咀嚼(jǔ jué)的意思:咀嚼是指用牙齿把食物咬碎并慢慢嚼食,引申为深思熟虑、反复思考。
类书(lèi shū)的意思:指某种事物或情况与另一种事物或情况相似或相仿。
七步(qī bù)的意思:指距离极近的步数,形容非常接近或即将达到某个目标。
如旧(rú jiù)的意思:像从前一样,没有改变。
书痴(shū chī)的意思:指对书籍极度痴迷,沉迷于阅读的人。
水火(shuǐ huǒ)的意思:形容关系非常紧张或矛盾激烈,无法相容的状态。
牙颊(yá jiá)的意思:指嘴巴。形容人的脸颊。
氤氲(yīn yūn)的意思:指烟雾、气体等在空气中弥漫蔓延的样子。
燥湿(zào shī)的意思:指天气闷热潮湿,或人的心情烦躁不安。
这是一首描绘书香与纸墨之乐的诗句,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书籍的热爱以及阅读时的那种如痴如醉的忘我状态。
“多公苦嗜吟”一句,以“公”字代替“功”,暗示诗人在读书上下的工夫和时间之长,形象地表达了对于书籍无比的热爱。接下来的“殆类书痴窦”,则是将自己比作书痴,用“窦”来形容书房或藏书之所,不仅强调了诗人对书的迷恋,更暗示了一种与世隔绝的精神状态。
“水火燥湿仝,一见欢如旧”中,“水火燥湿”象征着各种环境和条件,尽管如此,但只要一看到书籍,那种久违的喜悦之情又如同旧日重现。这里诗人通过对比极端的情况与平常阅读时的情感反应,强调了对于书籍的执着不渝。
“七步未为敏,百篇可立就”则是夸张地表达了诗人在读书时的专注和速度。古代有“七步成诗”的说法,意指才思敏捷,而这句中的“七步”意味着时间极短,但即便如此也未能达到敏捷的地步。这不仅是对自己阅读速度的一种调侃,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书籍的渴望和投入。
“咀嚼牙颊香,氤氲满襟袖”中的“咀嚼”形容细细品味,“牙颊香”则是比喻书中的知识和美好如同佳肴般让人回味无穷。接下来的“氤氲满襟袖”则用水的流动来形容文字的流畅与丰富,既表现了诗人阅读时的享受,也展示了文中充沛的情感和丰富的意境。
“浑浑乎其来,势若瓴建溜”两句,则是描写书籍知识如潮水般涌来,其气势磅礴,如同大江大海般不可阻挡。这里的“浑浑乎其来”形容知识的广博和深邃,而“势若瓴建溜”则是将书中的学问比作宏伟壮丽的建筑,强调了诗人对于书籍中知识之丰富与力量的赞美。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形象和夸张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书籍的热爱,以及在阅读过程中的那份忘我与满足。
吾孙年甫冠,抗志在青冥。
重趼轻千里,求师为一经。
功名适来去,器识是丁宁。
既得贤模范,归欤喜过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