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深远的山林图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寺、高山、万松以及独自静坐的隐士形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首句“寺古山高绕万松”,以“古”字点明寺庙历史悠久,以“高”字形容山势险峻,而“万松”则渲染出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景象,三者结合,构成了一幅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图。这样的环境,为后文的隐居生活提供了背景。
次句“幽人独坐听疏钟”,“幽人”指隐居之人,“独坐”则强调了其孤独的状态,而“听疏钟”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平静。这一句通过声音的细节,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静谧感,同时也表达了隐士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
接下来的“此中自有桃源乐”,借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远离尘嚣、自得其乐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这里的“桃源乐”不仅指的是自然环境的美丽,更象征着心灵的自由与满足。
最后一句“何必逃名赁庑舂”,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淡泊态度。在这样的环境中,隐士无需逃避名声,也不必为了生计而劳碌奔波,因为这里的生活已经足够美好和平静。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和内心自由的追求,是对传统隐逸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和谐的山林隐居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以及对名利的淡泊态度,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隐逸情怀和人生哲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书赵焕文死节传后
三贤庙里赵家乾净土,太岁在亥民无主。
龙为鱼兮鼠变虎,无赖参军作开府。
长江上下传之羽,日星倒落天无柱。
女娲鍊石竟何补,幽囚野死事已古。
世乃妄传尧舜禹,公悲庙社颈繫能,组以礼义作干橹。
黄农忽焉我心苦,巫阳下招魂不聚,雷填填兮泣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