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穿庭下穴,蜗篆璧间书。
野水临秋迥,山窗映月虚。
这首明代诗人刘养晦的《野馆》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画面。首句“安稳桐溪上”,点出诗人身处桐溪边的僻静馆舍,生活看似平静。然而,“时危久索居”一句揭示了背景,暗示了时局动荡不安,诗人长久以来过着隐居的生活。
接下来的两句“蚁穿庭下穴,蜗篆璧间书”,通过蚂蚁在庭下忙碌打洞和蜗牛在墙壁上缓慢爬行的细节,寓言般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静谧,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
“野水临秋迥,山窗映月虚”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秋水开阔,山窗映照着明亮的月光,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寂寥的意境。这反映了诗人对远离尘嚣、超脱现实的向往。
最后两句“十年戎马乱,归计定何如?”直抒胸臆,诗人回顾了十年战乱岁月,表达了对家乡和安宁生活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未来归乡计划的犹豫和期待。整首诗以景寓情,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