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性之中兼万善,人人无欠亦无馀。
《孟子.万物皆备》全文
- 翻译
- 在一个人的本质中包含了所有美德,每个人都既不欠缺也不过度。
相差的程度极大,从十倍到百倍甚至更多,但这都源自于相同的本性根源,难道会有不同吗?
- 注释
- 一性:指人的本质或天性。
之中:之内。
兼:包含。
万善:众多美德。
人人:每个人。
无欠:没有欠缺。
亦无馀:也没有过剩。
倍蓰什伯:倍、蓰、什、伯都是表示数量增加的词,这里形容差距很大。
相为远:相差甚远。
性分:本性。
之原:根源。
岂有殊:难道有不同。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普对于《孟子》中“万物皆备于我”思想的阐述。诗中表达的核心观点是人的本性中蕴含着众多美德,每个人都具备这些美德,既没有过多也没有欠缺。诗人进一步强调,无论这些美德的数量有多少,如十倍、百倍或千倍,它们的本质都是相同的,源于人性的根本。这种观点体现了儒家对人性光辉和内在统一性的崇尚,认为人与人之间在本质上并无太大差别,都具有同样的道德潜能。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用韵送净月上人
阴崖颠风无时兴,篁竹偃地虎昼行。
斲冰积雪卧空谷,春至唯闻禽鸟鸣。
华阳南便洞窗小,香烟西放蛾眉道。
神僧问讯破孤寂,把臂入林一倾倒。
帕头蒙寒驴背驮,泥滑稳于杯渡波。
寄谢少年王敬和,独行其如法汰何?
送郭似山回张公洞
春风吹沙春草长,杂花媚烟飞野香。
幽花袅袅泫雨色,人间光景劳中肠。
赤城老仙呼鹤起,迢迢直度太湖水。
玉洞碧桃凝古芳,玄扃窈窕罗疏绮。
吟诗赠别情相关,雾节风幢几日还。
归来无语生幽寂,啼鴂一声春昼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