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何治象梁公济登会仙山》
《同何治象梁公济登会仙山》全文
明 / 谢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野菊迎霜犹自开,漫乘幽兴追陪

谈玄更欲寻瑶草举白聊须坐石苔

落日半山掩映,閒云满地鹤徘徊

仙人去后风景,知有千年我辈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半山(bàn shān)的意思:指山脚下或山的一半处。也用来形容位置不高、等级不高或程度不深。

风景(fēng jǐng)的意思:指美丽的自然景色或景致。

举白(jǔ bái)的意思:指为了追求完美,不留任何瑕疵或错误。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去后(qù hòu)的意思:表示某人或某物离开后的状态或情况。

石苔(shí tái)的意思:指在石头上生长的苔藓。

谈玄(tán xuán)的意思:指谈论深奥的道理或哲学问题。

我辈(wǒ bèi)的意思:指同一辈分的人,表示自己和同辈人的身份和地位。

仙人(xiān rén)的意思:指仙界的人物,也用来形容非常高尚或非常出色的人。

掩映(yǎn yìng)的意思:隐藏在背后或在某种程度上被掩盖

瑶草(yáo cǎo)的意思:指美丽而稀有的草木。

野菊(yě jú)的意思:指坚强不屈、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人。

迎霜(yíng shuāng)的意思:比喻积极主动地迎接困难和挑战。

幽兴(yōu xīng)的意思:幽兴指的是内心深处的喜悦和快乐。

犹自(yóu zì)的意思:仍然、依然

追陪(zhuī péi)的意思:陪伴在一起,跟随着一起走。

鉴赏

此诗描绘了秋日登高之景,诗人以野菊迎霜开放为引,展现了一幅幽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首句“野菊迎霜犹自开”,既点明了时节,也暗示了坚韧不屈的精神。接着,“漫乘幽兴一追陪”一句,表达了诗人随性而至,与自然美景相融合的心境。

“谈玄更欲寻瑶草,举白聊须坐石苔”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雅趣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谈玄,即探讨玄妙之事;瑶草,象征珍贵美好的事物。举白,指饮酒,这里借酒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人不仅欣赏自然之美,更在其中寻求精神的寄托。

“落日半山松掩映,闲云满地鹤徘徊”描绘了夕阳余晖中,松树与云鹤相互映衬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落日、松树、闲云、鹤,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仙人去后馀风景,知有千年我辈来”两句,表达了对过往仙境的怀念以及对未来世代的期许。诗人似乎在说,尽管仙人已逝,但这里的风景依旧美丽,未来会有更多的人来到这里,感受这份美好。这种超越时空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谢榛

谢榛
朝代:明   字:茂秦   号:四溟山人   籍贯:脱屣山   生辰:1495~1575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
猜你喜欢

又怀五友五首·其二菊

铁冠不受晚风寒,采得幽香静处看。

幸自托根今得所,栽培应有露团团。

(0)

雪中度风门岭

肩舆千仞历峥嵘,朔雪寒云杳霭中。

远近东西浑不辨,只疑犹未辟鸿濛。

(0)

荥阳道中九首·其九

马上看书意若何,悠悠随处任经过。

举头忽见南山近,爽气清辉倍觉多。

(0)

兴让里

岐阳日色正辉辉,才被馀光便息机。

却把争田为弃土,顿令江汉总思归。

(0)

酬陈广文送莱

秋圃应知雨露多,嘉蔬分送奈情何。

书生咬得其根味,绝胜金盘荐紫驼。

(0)

舟中杂兴柬韩克和刘自牧王尚文宋广文十八首·其十一

天开水面平铺月,风涌潮头倒捲沙。

舟过前村迷远近,一堤杨柳数声鸦。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