刲羊见血玉能泣,腐马吟蚕山不移。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编年(biān nián)的意思:按年份顺序编排的历史记录
蚕山(cán shān)的意思:形容努力勤奋,像蚕一样不断攀登,不断进取。
常师(cháng shī)的意思:指一直教导、引导自己的老师或长辈。
但可(dàn kě)的意思:指虽然有一定的限制或条件,但还是可以做到或实现。
坑焚(kēng fén)的意思:指陷害别人,将其置于绝境,毫不留情。
流习(liú xí)的意思:指某种传统习俗或风尚在人们中间流行。
秦坑(qín kēng)的意思:指陷入困境或险境中无法自拔,比喻陷入困境无法摆脱。
天醉(tiān zuì)的意思:形容人欣喜若狂、陶醉不已。
同天(tóng tiān)的意思:同一天,同一时间。
问字(wèn zì)的意思:指对某一问题进行探求、询问或解答。
五石(wǔ dàn)的意思:指五块石头,比喻困难、险恶的环境或境况。
洗耳(xǐ ěr)的意思:指洗净耳朵,比喻听到了美好的言论或音乐等,使人感到舒适。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谢元汴所作,名为《赋谢陈存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陈存翁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
首联“斮足奚堪五石支,经明古静亦常师”以“斮足”(砍断脚)为喻,表达了对陈存翁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陈存翁在学术道路上的艰辛与执着。接着,“经明古静亦常师”则进一步强调了陈存翁在学术上的深厚造诣和宁静致远的品格,他不仅是后学的导师,更是值得世人学习的典范。
颔联“刲羊见血玉能泣,腐马吟蚕山不移”运用了两个生动的比喻,前一句“刲羊见血玉能泣”描绘了陈存翁在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深情,仿佛连坚硬如玉的心灵都能被触动而哭泣;后一句“腐马吟蚕山不移”则通过对比,展现了陈存翁坚守信念、不为外界环境所动摇的决心,即使面对腐朽之物也能保持内心的纯净,如同山岳般稳固。
颈联“但可编年书午仵,谁从问字志碑悲”表达了对陈存翁学术成就的肯定和对其身后名声的期待。这里“编年书午仵”意味着陈存翁的学术贡献将被历史铭记,而“谁从问字志碑悲”则暗示了陈存翁的影响力和对后世学者的启迪作用。
尾联“秦坑焚日同天醉,洗耳清流习郁池”运用了历史典故,将陈存翁与古代贤士相提并论,表达了对陈存翁高尚人格和深远影响的高度评价。其中,“秦坑焚日”指的是历史上对知识和文化的摧残,“同天醉”则表达了诗人对陈存翁能够超越时代的束缚,如同天人一般自由洒脱的赞美。“洗耳清流”和“习郁池”则是对陈存翁追求内心清净、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陈存翁形象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陈存翁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对知识、道德和人格力量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孔雀图
有鸟有鸟名孔雀,文彩光华动挥霍。
修颈昂昂翠羽翘,大尾斑斑金错落。
由来丽质产南方,丹山碧水多翱翔。
芭蕉花开风正软,桄榔叶暗日初长。
忽闻都护啼一声,山中百禽皆不鸣。
松篁引韵笙竽奏,顾影徘徊舞翅轻。
炎荒暑热时多雨,尾重低垂飞不举。
一朝笼养近帘帏,可怜犹妒美人衣。
永嘉谢环善写生,画图貌得边鸾清。
老眼摩挲石苔紫,浑似枇杷树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