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宫墙(gōng qiáng)的意思:指宫殿内的墙壁,也借指守卫险要的地方。
国学(guó xué)的意思:
(1).古代指国家设立的学校。《周礼·春官·乐师》:“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宋书·臧焘徐广傅隆传赞》:“ 高祖 受命,议创国学。” 唐 韩愈 《窦公墓志铭》:“教诲於国学也,严以有礼,扶善遏过。”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庄劚松》:“ 吉州 庄寿年 ,号 斸松 。 乾隆 初年,贡入国学。”参见“ 国子监 ”。
(2).指我国固有的文化、学术。 鲁迅 《花边文学·考场三丑》:“于是使文人学士大叹国学之衰落。” 胡适 《<国学季刊>发刊宣言》:“我们深信国学的将来,定能远胜国学的过去。”参见“ 国故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祭典(jì diǎn)的意思:指庆祝或纪念某个重大事件或节日而举行的盛大活动。
讲筵(jiǎng yán)的意思:指主持宴会或聚会时,以讲演或讲座的形式进行交流和分享。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秋祭(qiū jì)的意思:秋天举行的祭祀仪式
生民(shēng mín)的意思:指民众,人民。
书堂(shū táng)的意思:指读书学习的地方或机构,也可以指书房。
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言念(yán niàn)的意思:言语和思念。
展礼(zhǎn lǐ)的意思:指在庄重的场合或者仪式上,向人们展示自己的礼仪。
致治(zhì zhì)的意思:指通过治理、调整等手段来解决问题,达到治理的目的。
治康(zhì kāng)的意思:指治理国家,保障人民的安康。
专国(zhuān guó)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或一个人专横跋扈,独断专行,不顾其他国家或人民的利益。
宗社(zōng shè)的意思:指宗族或社会团体。
-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主题为秋季中丁日祭拜先师孔子的仪式。诗中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崇敬之情以及对教育的重视。
首句“万古生民首”寓意着孔子作为万世师表的地位,他对于人类文明的贡献如同首开万古之源。接着“千秋祭典光”则强调了孔子及其思想在历史长河中的光辉地位和深远影响。
“摄仪专国学,展礼诣书堂”描绘了祭祀时庄重的仪式感,以及对孔子学问殿堂的恭敬之心。通过这些行为,表达出对知识与教育的尊崇。
“言念承宗社,何曾致治康”表明了诗人对于国家与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在追求治理国家的道路上,始终以孔子的教诲为指导,力求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繁荣。
最后,“徘徊讲筵侧,惟觉愧宫墙”则流露出诗人面对孔子的教诲时的谦逊与自省,即使在学术殿堂旁,也深感自己的不足,表达了对圣贤的敬仰和自我提升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对孔子的崇高敬意,也体现了对教育、知识以及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得黄大书却寄
平居意兀兀,闭户忘饥困。
故人千里书,恻恻念餐饭。
祇因行路难,兼之别离远。
强学儿女词,慰我豪士恨。
自念秋涉冬,未免逐尘坌。
仅留半卷书,晨昏相缱绻。
古人心上血,积纸厚一寸。
郁为九光霞,吸之起疲顿。
吾乃今之愚,学古是其愿。
神追穷奥窔,目眯苦沈闷。
虽知力已竭,魂窘不敢遁。
光怪时自发,烛花作星喷。
偕诸同人登君山绝顶望江放歌
大江南来几千里,群山如龙跃江水。
君山陡起扼其冲,水自奔流山自峙。
我来正值新柳丝,连宵阴雨初霁时。
遥峰破睡向我笑,似欲索取登临诗。
爰偕俊侣梁园客,共吊青山兴废迹。
浮远堂前夕照红,瞰江亭外春波碧。
振衣直上览大荒,决眦鹳鹤乘风翔。
茫茫万顷渺无际,其势其欲吞穹苍。
披襟脱帽忽长啸,下视嵇康把头掉。
刖足休遗白璧羞,抽身会向青溪钓。
郁郁胸怀何日开,当筵幸有酒盈杯。
君不见,贤愚终古俱尘埃,春申至今安在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