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本性(běn xì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固有的、不易改变的本质和特征。
笔耕(bǐ gēng)的意思:指用笔耕耘、努力工作,特指从事文学创作或学术研究。
不解(bù jiě)的意思:不理解、不明白
道儒(dào rú)的意思:指在道德修养和学问上都非常高尚的儒家学者。
逢迎(féng yíng)的意思:指为了迎合他人的意思而主动去迎合对方的喜好或者要求。
怪得(guài de)的意思:形容某种情况或事物出奇地、非常地,常用于表示程度很高、异常、特别等。
韩愈(hán yù)的意思:指才情出众、学识渊博的人。
狂名(kuáng míng)的意思:指声名狼藉,名声极坏。
儒冠(rú guān)的意思:指儒家学者的帽子,引申为指儒家士人的身份和学问。
涉猎(shè liè)的意思:广泛涉及各种领域的学习或研究
书客(shū kè)的意思:指读书多、博学的人。
秃笔(tū bǐ)的意思:指毛笔没有毛,不能写字。比喻没有才华或者失去才华。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佣书(yōng shū)的意思:指雇佣的人或机构提供的书籍。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刘天谊所作的《自笑》。诗中诗人以自嘲的口吻,描绘了自己作为“佣书客”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首句“自笑佣书客”,开篇即以自嘲的语气,点明自己的身份——一个为他人抄写书籍谋生的人。接着,“酰酸本性成”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性格中的酸楚与无奈,如同酸醋一般,难以调和。
“癖惟耽涉猎,愚不解逢迎”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个性特点:他沉迷于阅读与学习,却不懂得迎合世俗的规则。这里既有对个人兴趣的坚持,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无奈。
“敢道儒冠误,方资秃笔耕”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选择的反思与坚持。他不敢说自己的读书生涯是错误的,反而认为这正是他能够继续努力、以笔耕不辍的方式生活的资本。这种态度既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展现了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
最后,“文章愧韩愈,奚怪得狂名”两句,诗人以韩愈自比,表达了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谦逊与自信。他承认自己的作品可能无法达到韩愈那样的高度,但这并不妨碍他获得“狂名”。这里的“狂名”,既是对韩愈文学成就的敬仰,也是对自己独特风格和个性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嘲的手法,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对知识的热爱以及在复杂社会环境下的自我认知与坚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