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波涛(bō tāo)的意思:形容波浪汹涌澎湃的样子。
独醒(dú xǐng)的意思:独自清醒,不受外界干扰。
端午(duān wǔ)的意思:指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也称为龙舟节,是农历五月初五的节日。
高标(gāo biāo)的意思:高度标准或要求
今朝(jīn zhāo)的意思:指现在、此时此刻。
兰皋(lán gāo)的意思:指山林中的美丽景色。也用来形容诗文或音乐的优美。
离骚(lí sāo)的意思:指离散、离别之愁。
帘幕(lián mù)的意思:指帷幕、帘子,也比喻掩饰、隐藏。
南风(nán fēng)的意思:指暖和的风。比喻和煦的春风,也用来形容人的柔和温暖的态度。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笙歌(shēng gē)的意思:形容热闹喜庆的场面或景象。
陶陶(táo táo)的意思:形容人高兴、快乐的样子。
无处(wú chǔ)的意思:没有地方可以逃避或躲藏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小窗(xiǎo chuāng)的意思:指窄小的视野或有限的见识。
摇摇(yáo yáo)的意思:形容事物摇摇晃晃,即将倒塌或崩溃。
应是(yìng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应该是某种状态或者应该具备某种性质。
醉陶陶(zuì táo táo)的意思:形容喝酒后非常陶醉的样子。
- 注释
- 端午:中国传统节日,纪念屈原。
鬓萧萧:形容两鬓斑白,形容衰老。
南风:夏季的东南风。
湘浦:湘江的水边。
独醒:指屈原保持清醒,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兰皋:长有兰草的高地,代指清幽之地。
飞桡:快速行驶的船。
高标:高超的技艺或目标。
笙歌:音乐和歌声。
绿绮:古代名琴,泛指琴。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富含深沉的情感。
- 翻译
- 每年的端午节又到了,我两鬓斑白,思绪飘摇。
应该是南风吹过,湘江水面上正起着波涛。
千百年来,那个独自清醒的灵魂还在吗?无人可问,又有谁能召唤。
不知是谁在帘幕后,倚靠在长满兰草的岸边,看着船只竞渡争先。
纵然有音乐和欢歌,也无法驱散我的孤独,只能沉醉于其中。
独自坐在小窗边,点燃一缕香烟,弹奏绿绮琴,敲打《离骚》的韵律。
- 鉴赏
这首宋词《江城子·其五》(重午书怀)由陈著所作,以端午节为背景,表达了作者的孤独情怀和对传统文化的深深怀念。开篇"年年端午又今朝",点明了节日的时令,流露出时光流转的感慨。"鬓萧萧"和"思摇摇"则描绘出诗人白发飘零、思绪万千的形象。
接下来,诗人将目光投向远方的湘浦,想象那里南风劲吹,湘江波涛汹涌,暗寓屈原的孤忠与不遇。"千古独醒魂在否"表达了对屈原的敬仰和对其是否仍在世间有所感应的疑问,"无处问,有谁招"则透露出一种寻求共鸣而不得的寂寥。
下片转而写现实场景,"何人帘幕倚兰皋"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有人在岸边倚着兰草,观看赛龙舟的热闹景象。"看飞桡,夺高标"生动描绘了竞渡的激烈,而"饶把笙歌,供笑醉陶陶"则反映出民间节日的欢乐气氛。
然而,诗人并未完全沉浸其中,他独自坐在小窗边,点燃一缕香烟,弹奏绿绮琴,击鼓诵读《离骚》,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孤独坚守。整首词情感深沉,既有节日的热闹,又有个人的孤独,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文化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温处士山居
谁知白云外,别有绿萝春。
苔绕溪边径,花深洞里人。
逸妻看种药,稚子伴垂纶。
颍上逃尧者,何如此养真。
登田中丞高亭
高亭林表迥嵯峨,独坐秋宵不寝多。
玉兔玉人歌里出,白云难似莫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