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挽水倒流,能撼山欲摧。
掀茅与扬沙,境境人号哀。
馀禾垫西圳,大木横荒垓。
芝田逮楠溪,廛井归丘莱。
飘骸填港汇,悲魄栖山隈。
积乖必致盭,养烬终成炱。
豳诗(bīn shī)的意思:豳诗是指古代中国的一种诗歌形式,它是豳国的特色文化,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瘥札(chài zhá)的意思:指病愈或事物恢复正常。
倒流(dào liú)的意思:指水流逆流而上,比喻事物发展逆向或逆势发展。
感应(gǎn yìng)的意思:感应指的是一种相互作用或相互影响的关系,通过此词可以表示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相互影响或相互作用。
讵料(jù liào)的意思:表示事情发展的结果出乎意料,无法预料。
耄昏(mào hūn)的意思:指老年人智力衰退,思维迟缓。
栖山(qī shān)的意思:指隐居在山中,远离尘嚣的意思。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山隈(shān wēi)的意思:指山峦起伏的样子。
生意(shēng yì)的意思:指商业活动、经营事务。
诗官(shī guān)的意思:指能够写出优美诗歌的官员或文人。
十日(shí rì)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只有短短的十天。
星火(xīng huǒ)的意思:指微小而强烈的火焰,比喻微小的力量可以引起巨大的影响。
喧豗(xuān huī)的意思:喧闹吵杂的声音和动作。
一雨(yī yǔ)的意思:指一场雨,也可引申为一次变革或一次重大事件。
吁天(yù tiān)的意思:形容悲伤、痛苦或愤怒之极。
吁嗟(yù jiē)的意思:表示叹息、慨叹、感叹或唏嘘,形容人们的情绪或心情低落或失望。
予夺(yǔ duó)的意思:给予和夺取,指给予和夺取权力、地位、财物等。
造化(zào huà)的意思:指人事物的变化或转变,特指突然发生的变故或意外情况。
震雷(zhèn léi)的意思:形容声音巨大,震撼人心。
芝田(zhī tián)的意思:指美好的田地或宜人的农田。
中元(zhōng yuán)的意思:中元是指农历七月十五日,也称为鬼节或盂兰盆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鬼魂的节日。
租税(zū shuì)的意思:指国家对人民征收的租税。
中元节(zhōng yuán jié)的意思:中元节是中国传统的一个节日,也叫鬼节、鬼门开、盂兰盆节等。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人们会祭拜祖先和亡灵,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敬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带来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的反应。开篇“不雨五十日,一雨生意回”表明经过长时间的干旱,一场雨水的到来给大地带来了新生的希望。“讵料雨复痴,日日闻震雷”则描绘了连续的阴霾天气和雷声,让人感到迷惑和不安。
“中元节倏届,巨飙恣喧豗”写到了农历中的中元节(也就是鬼节)临近时,一场狂风骤雨的到来带来了巨大的响声。“故挽水倒流,能撼山欲摧”形象地描绘了这场风暴的威力,它甚至能够改变河流的方向,并有能力撞击和破坏山峰。
“掀茅与扬沙,境境人号哀”则是对狂风暴雨下人们悲伤哭泣的情景进行描写。“馀禾垫西圳,大木横荒垓”表达了农作物被毁、树木倒塌的景象。
“芝田逮楠溪,廛井归丘莱”可能是说洪水淹没了田野,人们不得不回到山区避难。而“飘骸填港汇,悲魄栖山隈”则形容了动物因灾害而死亡,其尸体堵塞了河流,人们在山中悲哀。
接下来的“吁嗟今之人,瘥札相辘轠”表达了诗人对当代人的同情和哀叹,他们互相扶持却又显得无助。而“吁天岂耄昏,静□□□□”则是诗人对天命的不满和疑惑,以及希望得到某种安宁的心态。
最后,“积乖必致盭,养烬终成炱”可能是在说积累的不顺遂至于毁灭,而“造化一感应,予夺何心哉”则是对自然界变化和人类命运的无奈与接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灾害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七夕相逢说牛女,晋魏以来传乐府。
金冠玉帔照灵河,不见此身闻此语。
何如当日两神仙,空中一别五千年。
五龙驾车各异色,万里乘云来九天。
麻姑女子十八九,青丝作髻爪为手。
擗麟荐酒进行厨,撒米成沙只回肘。
为言东海将扬尘,蓬莱水浅无升斗。
蔡经得道心尚凡,背痒自速方平鞭。
上界真仙足官府,牛女之说真茫然。
綵楼对月谁家倩,更就天孙乞针线。
何不苦学麻姑仙,养取红颜如玉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