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尽心知性》全文
- 翻译
- 内心深处有善良的本性根基,如果不是深入探究道理也可能变得模糊不清。
心灵必须与外物彻底交融,没有多余的思绪,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
- 注释
- 心具:内心拥有。
良知:善良的本性。
所性根:本质根基。
若非:如果不是。
穷理:深入探究道理。
亦能昏:也可能变得模糊不清。
心须:心灵必须。
物格:与外物彻底交融。
无馀蕴:没有多余的思绪。
藩蔽:遮蔽或障碍。
开除:去除。
本体:事物的本质。
存:存在。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普对于《孟子·尽心章》中"尽心知性"思想的阐述。首句"心具良知所性根"强调了人的内心深处具备着善良的本性和天性的根本,这是人之为人的基本特质。"若非穷理亦能昏"则指出,如果没有深入探究事物的道理,人的良知也可能被蒙蔽而变得混沌不明。
接下来的"心须物格无馀蕴"进一步强调,要通过实践和思考,使心灵与外物相互契合,去除杂念和偏见,达到心无旁骛的境地。"藩蔽开除本体存"则是说,只有消除那些遮蔽真相的障碍,人的本性(即天理或良知)才能显现出来。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儒家的修养之道,提倡通过穷究事物本质,以达到内心的澄明和对天性的认知。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到颍未几,公帑已竭,斋厨索然,戏作
我昔在东武,吏方谨新书。
斋空不知春,客至先愁予。
采杞聊自诳,食菊不敢馀。
岁月今几何,齿发日向疏。
幸此一郡老,依然十年初。
梦饮本来空,真饱竟亦虚。
尚有赤脚婢,能烹赪尾鱼。
心知皆梦耳,慎勿歌归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