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按辔(àn pèi)的意思:按住马的辔绳,控制马匹的行动。比喻掌握局势,牢牢控制。
岛夷(dǎo yí)的意思:指边远地区或蛮荒之地。
广利(guǎng lì)的意思:指广泛获利,利益普遍扩大。
海风(hǎi fēng)的意思:海洋上的风,也用来比喻新鲜、清新的感觉或气息。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属部(shǔ bù)的意思:指在一个大的范围内属于同一个部分或类别。
双旌(shuāng jīng)的意思:指两面旗帜,比喻双方力量相当,互不相让。
谈兵(tán bīng)的意思:指没有实际经验或能力,却自以为是能够谈论或评论某种专业领域的事物。
突骑(tū qí)的意思:指突然出现的骑兵,形容出乎意料的突然行动或突然出现的人或事物。
午市(wǔ shì)的意思:午餐时间
夜深(yè shēn)的意思:指夜晚时间已经很深,表示时间已经很晚了。
中容(zhōng róng)的意思:指言谈举止得体,仪态庄重。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送李使君镇海昌》描绘了送别友人李使君前往海昌任职的场景。首句“海风千里卷双旌”,以海风的劲吹和飘动的旗帜,展现了出行的壮丽景象。次句“按辔初闻属部清”,写李使君在马背上听到下属队伍的整齐号令,显示出他的威严与治军有方。
第三句“人杂岛夷争午市”,描绘了海昌市集的繁华热闹,以及当地民众对李使君的期待。第四句“潮随山雨入秋城”,则通过自然景象烘托出秋意渐浓的氛围,暗示了李使君将面临的环境。
第五、六句“鸣狐不近睢阳庙,突骑犹屯广利营”,运用典故,前者借“鸣狐”象征敌人远离,后者以“突骑”和“屯营”表达边防稳固,表达了对李使君戍守边疆能力的信任。
最后两句“肯扫帐中容我辞,夜深燃烛卧谈兵”,表达了诗人希望李使君在闲暇之余,能接纳自己一同讨论军事策略,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共同建功立业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寓含了对边疆治理的关切,展现了明朝文人对国家边防的深情厚谊。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天马山
溪随天马西北行,半空忽见莲花生。
双鸾欲下却飞去,旌旗引入丹霞城。
攀萝上到猿啼处,恍然旷坐消百虑。
千山无人云气深,终日徘徊不能去。
虚空楼阁时自开,异香忽起三清台。
风吹笑语落天半,疑是神仙跨鹤来。
百花潭上春自照,白鹿呼人猿亦啸。
路迷不敢轻问津,恐有贤人隐耕钓。
苍厓九折樵径通,绝顶可见西崆峒。
尘心豁然臂欲羽,竦身直上凌天风。
董源夏山深远
北苑时翻砚池墨,叠起烟云隐霹雳。
短缣尺楮信手挥,若有蛟龙在昏黑。
南唐画院称圣功,好事珍藏裹数重。
崇山突兀常疑雨,碧树萧森迥御风。
鸟啼花落不知处,渔唱樵歌遐迩度。
展舒不尽古今情,未容肉眼轻将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