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难驱人出,家倾待子归;
《追慕二首·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抗清英雄张煌言所作的《追慕二首》其一,表达了在国家危难之际,诗人被迫离开家乡,期待儿子能归来共同抵抗外敌的情感。诗中充满了忧虑和无奈,"国难驱人出"揭示了战乱迫使他离家出走,"家倾待子归"则表达了对儿子的深深期盼,希望他能成为家中支柱。
"可能磨墨盾"暗示儿子或许能拿起笔墨,以智谋对抗敌人,"其奈冷斑衣"则描绘了家中亲人穿着破旧衣物,生活困苦,等待儿子的归来改变现状。接下来的"金革三年泪"和"冰霜寸草晖",通过战争中的泪水和家庭生活的艰辛,展现了诗人对家国命运的深深忧虑。
最后两句"发肤虽不毁,犹恨故园非",表达了诗人虽然身体未受伤害,但内心深处对家园被占领的愤恨,以及对恢复故土的渴望。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情感深沉、忧国忧民的诗歌,体现了张煌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