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谓懒拙翁,而能作斯景。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画 云 山 团 扇 宋 /张 镃 若 个 大 圆 镜 ,处 处 山 河 影 。谁 谓 懒 拙 翁 ,而 能 作 斯 景 。繄 予 说 是 语 ,未 免 胪 窥 井 。若 解 目 前 机 ,水 应 言 不 领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应(bù yīng)的意思:不应指的是不应该,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是不应该发生或存在的。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大圆(dà yuán)的意思:指情况或形势非常顺利,没有任何困难或障碍。
懒拙(lǎn zhuō)的意思:指懒散而笨拙,形容人懒惰而不灵活。
目前(mù qián)的意思:指现在、当前的时刻或状态。
若个(ruò gè)的意思:形容态度或表情冷漠、不在意的样子。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说是(shuō shì)的意思:表示说话或表达某种观点、看法、判断等。
未免(wèi miǎn)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过于极端、不可避免或无法容忍。
圆镜(yuán jìng)的意思:指圆形的镜子,比喻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事物本来面貌的人或事物。
- 注释
- 若个:哪个。
大圆镜:巨大的圆形镜子。
处处:各处。
山河影:山河倒影。
谁谓:谁能说。
懒拙翁:懒散笨拙的老翁。
斯景:这样的景象。
繄予:我这样说。
说是语:评价的话语。
未免:不免。
胪窥井:逐一审视。
若解:如果懂得。
目前机:眼前的情境。
不应:不应该。
言不领:对……无动于衷,不理解。
- 翻译
- 如同一个巨大的圆镜子,映照着四面八方的山河景象。
谁能说这是一个懒散笨拙的老翁所创造的画面呢?
我这样评价,其实也是在窥探和描述这幅景色。
如果能理解眼前的瞬间,就不会对这样的美景无动于衷。
- 鉴赏
这首诗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描述,通过诗人对镜中山河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哲理思考。
“若个大圆镜,处处山河影。”这里的“镜”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的映射,也可以是画家的笔墨。诗人以此开篇,不仅展现了自己的艺术技巧,更展示了一幅幅在心中无限扩张的山水世界。
“谁谓懒拙翁,而能作斯景。”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那些不了解自己、甚至贬低自己的人的一种自信和反驳。诗人通过自己的作品证明了他们的能力与才华,即使是在别人的眼中看似平庸。
“繄予说是语,未免胪窥井。”这里,“繄予”即诗人自己,而“胪窥井”则是一种比喻,意味着视野狭窄,只能看到井里的一片天空。诗人的这番话语是在表达,即便是他人的评论,也可能局限于他们自己的见识和理解。
最后,“若解目前机,不应言不领。”诗人在这里强调,要真正理解当前的艺术手法或技巧,就不能仅凭口头,而应该通过实践来领悟。这既是在说画作之道,也隐喻着人生与认知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和捕捉,更是对个人才华、艺术创造以及哲学思考的一次深刻表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王监丞之历阳
叹息曾游处,江边故郡城。
青襟空皓首,往事似前生。
绿绶君重绾,华簪我尚荣。
年衰俱近道,莫话别离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