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五十篇·其四》
《五十篇·其四》全文
明 / 冯梦祯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拂衣尘氛静侣时相追。

披素咏新赏,开帙涣所疑。

岂不圭组天爵磷淄

岂不念子孙清白自可诒。

观民计已极,从道安可蚩。

申毫著斯文,聊以从吾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尘氛(chén fēn)的意思:指尘土弥漫的气氛,形容事物昏暗、沉闷或萧条无望。

从道(cóng dào)的意思:遵守道义,守礼法。

道安(dào ān)的意思:指道路平坦安稳,没有障碍和困扰。

拂衣(fú yī)的意思:拂衣是指轻轻挥动衣袖,形容离去或离开的意思。

观民(guān mín)的意思:观察人民,了解民情。

圭组(guī zǔ)的意思:形容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静侣(jìng lǚ)的意思:指性格沉静、喜欢安静的伴侣。

开帙(kāi zhì)的意思:开启书籍,指开始学习。

磷淄(lín z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气质高尚,品质出众。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清白(qīng bái)的意思:指品行纯正,没有污点或瑕疵。

时相(shí xiāng)的意思:指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

斯文(sī wen)的意思:文雅有礼貌,举止得体。

天爵(tiān jué)的意思:指天赐的尊爵或荣誉,比喻极高的地位或荣耀。

自可(zì kě)的意思:自然可以,可以自行

子孙(zǐ sūn)的意思:后代、子孙后辈。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冯梦祯所作的《五十篇》第四首,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超脱和对道德修养的追求。首句“拂衣谢尘氛”描绘了诗人决然告别世俗烦扰的场景,显示出其高洁的人格。接着,“静侣时相追”暗示了诗人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学问,提升精神境界。

“披素咏新赏,开帙涣所疑”表达了诗人研读经典,质疑与求知的过程,体现了他的学术态度和求真精神。诗人认为,尽管对权力和财富有所留恋,“岂不恋圭组”,但他明白真正的价值在于品德,“天爵无磷淄”,即天赐的美德不应被世俗的污渍玷污。

“岂不念子孙,清白自可诒”表达了诗人对后代的期望,他希望通过自身的清廉人格为子孙留下宝贵的遗产。接下来,“观民计已极,从道安可蚩”表明诗人关注民生,深思治国之道,认为遵循正道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两句,“申毫著斯文,聊以从吾私”表达了诗人通过写作来传播文化,表达个人理念,这既是他的文学追求,也是他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冯梦祯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对社会公正的执着追求。

作者介绍
冯梦祯

冯梦祯
朝代:明   字:开之   号:具区   籍贯:浙江秀水(今嘉兴)   生辰:1548—1606

冯梦祯(1548—1606),字开之,号具区,又号真实居士,浙江秀水(今嘉兴)人。著名的佛教居士。 明代诗人。公元1577年(明万历五年)进士,官编修,与沈懋学、屠隆以气节相尚。后因得罪宰相张居正,被外谪广德州判,复又累迁南国子监祭酒,3年后被劾罢官,遂不复出。移家杭州,筑室于孤山之麓。因家藏王羲之《快雪时晴帖》,遂以此名其堂为“快雪”。冯梦祯为人高旷,好读书,好奖掖后学。诗文疏朗通脱,不事刻镂。著有《快雪堂集》64卷、《快雪堂漫录》1卷、《历代贡举志》等。
猜你喜欢

义鸽三章·其三

肃肃兮飞奴,歘相失兮妇夫。

死者兮已矣,生谁适兮与娱。

朝不粒兮无与呼,莫不室兮无与居。

岂无他俪兮,我俪不如。

阅七日以死兮,矢一节而弗渝。

吁嗟尔烈兮,继比兴乎关雎。

(0)

题桂烛芳上人古香台

花擅秋时盛,根自月中分。

浥露何须折,因风不待闻。

茗瀹承芳气,兰爇让幽芬。

心清归妙悟,今古奚足云。

(0)

道逢镏武威

昨夜看灯归,道逢镏武威。

将灯调人笑,连手挽罗衣。

引上东城路,邀入他家去。

都无女伴随,娇羞不成怒。

郎心莫乱想,想着直须媒。

兰衾胡敢御,一夜坐堆堆。

(0)

关法鸡鸣幸脱秦何如高卧北窗贫种瓜一片青门地头白能来有几人·其七

富国强兵善用秦,故将子赘抑家贫。

山东十五年无事,尽是偷安醉梦人。

(0)

军中苦乐谣·其六

剑锋交处奋身跳,箭集征袍血未消。

夺得红巾冲阵马,归途乾被长官要。

(0)

军中苦乐谣·其三

旌表门前路几弯,浮图坡下日衔山。

马上长身单白纻,双双缓辔打毬还。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