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俯湘波清,左看蒸流过。
破池插水会,崷崒气不挫。
幽亭恣游目,欲倡寡余和。
阑砌忽西日,竹影来个个。
小住苟为佳,便怀卜终卧。
此地经唐贤,诛芧展岩课。
恭读晦翁书,语若新告播。
安即脱婴状,岩栖振寙惰。
下舟独回望,已觉斗尘涴。
右俯湘波清,左看蒸流过。
破池插水会,崷崒气不挫。
幽亭恣游目,欲倡寡余和。
阑砌忽西日,竹影来个个。
小住苟为佳,便怀卜终卧。
此地经唐贤,诛芧展岩课。
恭读晦翁书,语若新告播。
安即脱婴状,岩栖振寙惰。
下舟独回望,已觉斗尘涴。
《游石鼓书院次昌黎《合江亭》元韵》【清·郑珍】轻舟发衡邑,风日不相左。石鼓郭北外,即之在一唾。白鹿四讲院,此足作辅佐。更值江山胜,万金岂能货。右俯湘波清,左看蒸流过。破池插水会,崷崒气不挫。幽亭恣游目,欲倡寡余和。阑砌忽西日,竹影来个个。我生骨少媚,所如辄坎坷。小住苟为佳,便怀卜终卧。此地经唐贤,诛芧展岩课。朱张继文会,瞻望跂无奈。草木犹余馨,而何靳顽懦。恭读晦翁书,语若新告播。丈夫宁不然,谁能拔寒饿。自抚事畜身,长愁贫鬼贺。安即脱婴状,岩栖振寙惰。藉骋半日乐,思复一饷坐。山灵逼客行,岸阴结难破。下舟独回望,已觉斗尘涴。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9367c6a6ce3d9f0970.html
白鹿(bái lù)的意思:指白色的鹿,比喻稀罕的珍品或难得的事物。
半日(bàn rì)的意思:半天,一段时间的一半。
不然(bù rán)的意思:表示否定,表示不同意或不同情况下的结果。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地经(dì jīng)的意思:指地理知识丰富,对地理情况了如指掌。
而何(ér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原因、目的或意义。
风日(fēng rì)的意思:指风和日光,形容风和日丽、天气晴朗。
辅佐(fǔ zuǒ)的意思:指辅助、帮助、协助。
抚事(fǔ shì)的意思:抚慰事物,安抚事态,解决问题。
个个(gè gè)的意思:每一个,每个人
寒饿(hán è)的意思:形容受到严寒和饥饿的折磨。
回望(huí wàng)的意思:回顾过去,回忆往事。
讲院(jiǎng yuàn)的意思:指教育机构或学校。
江山(jiāng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版图,也指国家的统治地位和政权。
坎坷(kǎn kě)的意思:形容经历困难和挫折的艰辛之路。
客行(kè xíng)的意思:指客人的出行或旅行。
贫鬼(pín guǐ)的意思:指贫穷的人,强调其贫困、拮据的程度。
岂能(qǐ néng)的意思:表示不可能或不能够。常用于反问句或否定句中,用来表达强烈的否定态度。
轻舟(qīng zhōu)的意思:轻盈的船只,比喻行动迅速、敏捷。
山灵(shān líng)的意思:形容山中的神灵或山间的灵异之物。
生骨(shēng gǔ)的意思:指经过长时间的磨练和历练,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才或英雄。
事畜(shì chù)的意思:指人们应当尽快处理好自己的事情,不要拖延或推诿责任。
石鼓(shí gǔ)的意思:指古代的石制乐器,用来表示音乐的美妙和欢乐。
水会(shuǐ huì)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的能力和机会。
所如(suǒ rú)的意思:
所往。 宋 苏轼 《前赤壁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明 陈子龙 《钓竿行》:“风雷在鳞甲,浩然纵所如。”
顽懦(wán nuò)的意思:形容人胆小怯懦,不敢冒险或坚持自己的意见。
万金(wàn jīn)的意思:形容价值非常高,无法估量的财物。
文会(wén huì)的意思:指文人聚会或文学会议。
我生(wǒ shēng)的意思:指自己的一生、个人的生活。
无奈(wú nài)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可奈何的心情或境地。
相左(xiāng zuǒ)的意思:指意见或观点不一致,相互对立。
小住(xiǎo zhù)的意思:短暂停留,暂时居住
岩栖(yán qī)的意思:岩栖意为在岩石上栖息,形容人或动物生活在偏僻的、荒凉的地方。
一饷(yī xiǎng)的意思:指一份工资或报酬。
一唾(yī tuò)的意思:指轻视、蔑视或讥讽他人。
游目(yóu mù)的意思:指眼睛能够自由地观察周围的景物。
余馨(yú xīn)的意思:指余味香醇、余韵悠长的芳香。
瞻望(zhān wàng)的意思:瞻望是指向前望,向远望,形容远望,憧憬未来。也可指留恋过去,怀念往事。
丈夫(zhàng fū)的意思:指已婚男子,也可用来泛指男性配偶。
恣游(zì yóu)的意思:放纵自由地游玩。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郑珍游览石鼓书院时的所见所感。诗中以轻舟出发开始,通过“风日不相左”、“即之在一唾”的描述,展现了旅途的便捷与轻松。接着,诗人赞美了书院周边的自然美景,“白鹿四讲院,此足作辅佐”,寓意着知识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更值江山胜,万金岂能货”一句,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赞叹,认为这样的景色价值连城,无法用金钱衡量。接下来的“右俯湘波清,左看蒸流过”则进一步描绘了山水之美,诗人仿佛置身于清澈的湘水与流动的江河之间,心旷神怡。
“破池插水会,崷崒气不挫”描绘了池塘与水流交汇的景象,即使在风雨交加中,也依然坚韧不屈。诗人又提到“幽亭恣游目,欲倡寡余和”,表达了在宁静的亭中尽情眺望,却感到无人能与之共鸣的孤独感。
“阑砌忽西日,竹影来个个”描绘了夕阳西下,竹影斑驳的情景,充满了诗意。然而,诗人自述“我生骨少媚,所如辄坎坷”,感叹自己一生多舛,命运坎坷。
尽管如此,诗人仍对未来充满期待:“小住苟为佳,便怀卜终卧。”希望能在某个地方暂时停留,享受平静的生活。他回顾历史上的唐贤,以及朱张文会的盛况,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
最后,诗人感慨自然之美与人文精神的传承,同时也反思个人的命运与社会的现实:“草木犹余馨,而何靳顽懦。恭读晦翁书,语若新告播。”草木尚且散发着香气,而人却有时显得愚钝。他引用朱熹的教诲,提醒人们应努力摆脱贫困与饥饿,追求更高的道德与智慧。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以及对历史文化的追忆,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