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声求子妻求夫,雨中藉藉走且呼。
尔诉所痛何区区!
《沙边老人行》【清·钱澄之】母声求子妻求夫,雨中藉藉走且呼。沙边老人叩头诉,言是四营兵过城东隅。四营萑苻小盗贼,窜伏溪洞逃天诛。自下黄纸招降诏,召集乡里千百俱。昔掠村野不近郛,今移全营逼通都。又闻受抚不受约,白昼带刀街头趋。街头公然掠小儿,劫夺不与盗贼殊。满郊耕牛脯作饭,官家秋来宁蠲租!往时交战被我俘,今名「激叛」罹罪辜。梅林截渡不放过,室庐遭毁人遭屠。谁为朝廷画此策,云欲招抚收两湖?此辈小丑何足战,徒虐乡里荣其躯!老人不必涕交须,绿林青犊古来用,功成不扰理所无!尔不闻诏书久悬晋贤爵,乘舆早晚跸洪都?尔诉所痛何区区!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9367c6ae0094c78745.html
白昼(bái zhòu)的意思:白天、日间
不与(bù yǔ)的意思:不互相交流或接触
不必(bù bì)的意思:不需要;没有必要
朝廷(cháo tíng)的意思:指国家政权的中心,也可以指官方机构或政府。
乘舆(shèng yú)的意思:指乘坐车辆或交通工具,比喻利用某种条件或机会来达到目的。
窜伏(cuàn fú)的意思:指隐藏、潜伏在某个地方,等待时机或机会。
村野(cūn yě)的意思:指乡村的风景或乡村生活。
盗贼(dào zéi)的意思:指盗贼行为也有一定的规则和原则。即使是做坏事,也要有一定的分寸和原则。
东隅(dōng yú)的意思:指东方的边缘地区。
放过(fàng guò)的意思:指不追究、不责备、不惩罚。
耕牛(gēng niú)的意思:指勤奋努力工作的人。
公然(gōng rán)的意思:公然指的是公开、明目张胆地做某事,不加掩饰或隐瞒。
古来(gǔ lái)的意思:指古代以来,历史长久的意思。
官家(guān jiā)的意思:指官府、政府机关。
何足(hé zú)的意思:不值得一提,不值得一提的事物
洪都(hóng dōu)的意思:洪都是指繁华热闹的都市,也表示一个地方繁荣昌盛、人口众多。
交战(jiāo zhàn)的意思:指敌对双方进行战斗、交战。
藉藉(jí jí)的意思:形容事物密集、繁多。
街头(jiē tóu)的意思:指在街道上,特指在大街小巷、市井之间。
劫夺(jié duó)的意思:指用武力或欺骗手段夺取他人的财物或权利。
近郛(jìn fú)的意思:指附近的地方或周围的人。
蠲租(juān zū)的意思:减免租税。指国家或地方政府减免或免除农民的租税负担。
叩头(kòu tóu)的意思:叩头是指跪地向前磕头,表示谦恭、恭敬或者向他人表示感谢。
来宁(lái níng)的意思:来到宁静的地方,指远离喧嚣,寻求安宁。
老人(lǎo rén)的意思:指年纪大的人,尊称老年人。
罹罪(lí zuì)的意思:指遭受罪刑或受到惩罚。
理所(lǐ suǒ)的意思:理所指的是事物本应如此,不言而喻。
两湖(liǎng hú)的意思:指洞庭湖和鄱阳湖,也泛指湖泊。
绿林(lù lín)的意思:绿林指的是山林茂盛的地方,也用来比喻犯罪者躲藏的地方。在成语中,绿林常常与盗贼、强盗等词语连用,表示犯罪活动的地方。
千百(qiān bǎi)的意思:形容数量非常多,表示很多、无数。
青犊(qīng dú)的意思:指年轻人的自尊心强,容易骄傲自满。
区区(qū qū)的意思:微小、不起眼的样子
室庐(shì lú)的意思:指简陋的住所或房屋。
时交(shí jiāo)的意思:指时机合适、时机到来。
四营(sì yíng)的意思:四个军营,比喻力量强大的军队。
天诛(tiān zhū)的意思:指天道会惩罚邪恶之人,表达对罪恶行为的谴责和呼吁公正。
通都(tōng dū)的意思:指政府官员或统治者通达天下,治理得当。
往时(wǎng shí)的意思:指过去的时光或往事。
溪洞(xī dòng)的意思:溪洞是一个指山泉从山洞中流出的景象,比喻清澈幽深的泉水。也可以比喻深奥难懂的道理或文学作品。
乡里(xiāng lǐ)的意思:指本乡本土的人,也可以泛指同乡、同地的人。
小儿(xiǎo ér)的意思:指儿童、小孩子。
小丑(xiǎo chǒu)的意思:指行为愚蠢、可笑或滑稽的人。
营兵(yíng bīng)的意思:指筹划作战、组织军队。
早晚(zǎo wǎn)的意思:指时间迟早会到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结果无论如何都会发生。
招降(zhāo xiáng)的意思:招降是指用各种手段吸引、劝降敌人,使其投降。
招抚(zhāo fǔ)的意思:招招手是指主动招呼、招揽他人。
诏书(zhào shū)的意思:指君主或上级颁发的公文,也泛指上级的指示或命令。
召集(zhào jí)的意思:召唤众人集合或聚集在一起。
萑苻(huán fú)的意思:指人世间的繁华富贵,也指世事变幻、光阴易逝。
自下(zì xià)的意思:由下而上,自底向上。
罪辜(zuì gū)的意思:指因为犯罪或过失而感到愧疚和内疚。
这首《沙边老人行》由清代诗人钱澄之作,描绘了一幅战乱背景下百姓苦难的生动画面。诗中通过“母声求子妻求夫”开篇,形象地展现了战乱时期家庭成员分离的悲惨景象,随后描述了雨中人们匆忙奔走呼号的场景,以及一位年迈老人的遭遇,他向诗人诉说着四营兵在城东的暴行。
接着,诗人揭露了这些所谓的“四营兵”实际上是小规模的盗贼,他们藏匿于溪洞之中,逃避天罚。然而,朝廷下达了招降令,将他们召集起来,导致原本未侵犯城市边缘的盗贼如今却逼近了繁华的都市。诗中还提到了这些士兵不仅违反了投降的约定,在白天公然在街头携带武器,甚至抢夺孩童,其行为与普通盗贼无异。
进一步地,诗中描述了这些士兵在乡村的肆虐,包括抢夺耕牛作为食物,使得官府在秋天难以免除赋税。同时,诗中也提到了过去战俘的遭遇,现在被称为“激叛”的人因参与叛乱而遭受罪责。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士兵甚至拦截渡口,破坏房屋,杀害无辜之人。
最后,诗人对朝廷的策略提出了质疑,认为这样的招抚政策只会加剧乡里的痛苦,并非长久之计。他强调,历史上绿林好汉和青犊(年轻勇士)虽能建立功业,但成功后不应扰民。诗中暗含对朝廷政策的批评,同时也表达了对无辜百姓的深切同情。
整体而言,《沙边老人行》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乱给普通民众带来的深重苦难,以及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
我本山中人,渴饮松下露。
松肪酿春酒,和月共吞吐。
一瓢甘自醉,漓薄亦不恶。
澹然有真味,醲滟反成痼。
常恐樽罍空,或贻友朋怒。
万里困风尘,十年负幽趣。
平生陶靖节,耿耿见寐寤。
初非薄轩冕,且复事农圃。
难效西施颦,虑失邯郸步。
故园归何时,委心任吾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