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殿陛(diàn bì)的意思:指皇帝登上宝座,也可用来比喻高官显贵居高临下的态度。
辉煌(huī huáng)的意思:形容光彩夺目,辉煌灿烂的样子。
戟卫(jǐ wèi)的意思:指用兵器保卫国家或边境。
甲科(jiǎ kē)的意思:指第一名、第一等级,也可用来形容某人在某方面的能力或成就非常突出。
金榜(jīn bǎng)的意思:指考试取得高分或者进入重要职位,也常用来祝贺考试成功。
雷动(léi dòng)的意思:形容声音巨大,震动人心。
龙烛(lóng zhú)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识、学问非常高明。
炉香(lú xiāng)的意思:指香炉中飘出的香气,比喻学问、才艺等能够使人受到启发和陶冶的事物。
明殿(míng diàn)的意思:指宫殿大厅中的正殿,也泛指皇宫或官府中的主要场所。
墨痕(mò hén)的意思:指用墨水写的字迹。比喻文章或书画的风格和气韵。
蓬瀛(péng yíng)的意思:形容山水美丽、仙境般的景色。
千官(qiān guān)的意思:指官员众多,数量庞大。
入微(rù wēi)的意思:指事物触及到最细微的地方,非常深入。
三策(sān cè)的意思:指政治、军事或其他方面的三种策略或计谋。
霜明(shuāng míng)的意思:指天气寒冷、冬季的早晨,霜已经消失,天空开始明亮。
微臣(wēi chén)的意思:微不足道的官员。形容地位低微、权力小。
五夜(wǔ yè)的意思:连续五个晚上。
细看(xì kàn)的意思:仔细观察或审视事物。
仙仗(xiān zhàng)的意思:指仙人或神仙所乘坐的车辆或坐骑。
夜阑(yè lán)的意思:夜晚深沉,天色已经完全黑暗。
玉炉(yù lú)的意思:指贵重的炉子,比喻高贵、珍贵的人或物。
子细(zǐ xì)的意思:细节、琐碎的事情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罗朋所作的《唱名日与同年赋诗》描绘了科举考试中唱名日的壮观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古代科举制度下的一幕。
首联“龙烛辉煌五夜阑,花迎仙仗拥千官”,以“龙烛”象征皇帝的威严,“五夜阑”点出时间已至深夜,而“花迎仙仗”则描绘了花儿在仙人驾临时的迎接姿态,营造出庄重而神圣的氛围。“拥千官”则表现了众多官员簇拥的情景,凸显了科举考试的规模宏大。
颔联“胪音雷动蓬瀛曙,戟卫霜明殿陛寒”,进一步描绘了唱名仪式的场景。其中“胪音雷动”形容唱名时声音之大,如同雷鸣,体现了仪式的庄重与隆重。“蓬瀛”是传说中的仙境,这里借指考场,暗示考生们如同进入仙境一般,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戟卫霜明殿陛寒”则通过“霜明”和“寒”字,形象地描绘了考场内外的环境,既突出了科举考试的严肃性,也暗示了考生们在寒冷中坚持追求知识的决心。
颈联“风定玉炉香影直,日高金榜墨痕乾”,转而描写考试结束后的情景。风停后,玉炉中的香烟笔直上升,象征着考试的公正与纯洁;“日高”则表明时间已经过去,而“金榜墨痕乾”则预示着考试结果即将揭晓,考生们的命运也将随之改变。
尾联“甲科不入微臣梦,三策深期子细看”,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参与科举考试的遗憾,同时也对那些能够参加并有望高中的人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仔细审视自己的策略,为未来做好准备。这一联既有个人的感慨,也蕴含了对科举制度的尊重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科举考试的壮观场面,还蕴含了对知识追求的赞美、对公平正义的向往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思考,展现了古代文人士子的精神风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走笔赠独孤驸马
都尉朝天跃马归,香风吹人花乱飞。
银鞍紫鞚照云日,左顾右盼生光辉。
是时仆在金门里,待诏公车谒天子。
长揖蒙垂国士恩,壮心剖出酬知己。
一别蹉跎朝市间,青云之交不可攀。
傥其公子重回顾,何必侯嬴长抱关。
登襄阳岘山
昔年亟攀践,征马复来过。
信若山川旧,谁如岁月何。
蜀相吟安在,羊公碣已磨。
令图犹寂寞,嘉会亦蹉跎。
宛宛樊城岸,悠悠汉水波。
逶迤春日远,感寄客情多。
地本原林秀,朝来烟景和。
同心不同赏,留叹此岩阿。
赠广利大师歌
化人之心固甚难,自化之心更不易。
化人可以程限之,自化元须有其志。
在心为志者何人,今日得之于广利。
三十年前识师初,正见把笔学草书。
崩云落日千万状,随手变化生空虚。
海北天南几回别,每见书踪转奇绝。
近来兼解作歌诗,言语明快有气骨。
坚如百鍊钢,挺特不可屈。
又如千里马,脱缰飞灭没。
好是不雕刻,纵横冲口发。
昨来示我十馀篇,咏杀江南风与月。
乃知性是天,习是人。
莫轻河边羖䍽,飞作天上麒麟。但日新,又日新。
李太白,非通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