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惠门寺钟铭》
《惠门寺钟铭》全文
宋 / 王庭圭   形式: 四言诗

万动俱寂,如大虚空。虚空无椎,何物为钟。

傍震万壑,高闻九穹。声缘何起,吾知所从

钟邪椎耶,莫尸其功。隐如雷霆,在大千中。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虚(dà xū)的意思:指人的精神状态或言行举止虚弱无力,无所作为。

大千(dà qiān)的意思:形容世界之大、事物之多。

高闻(gāo wén)的意思:指听闻消息广泛,消息灵通。

何物(hé wù)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的真实面目、本质;也可以用来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疑问、质疑。

何起(hé qǐ)的意思:为什么起初,为何开始。

空无(kōng wú)的意思:形容空虚无物,毫无内容或价值。

雷霆(léi tíng)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威力巨大,如雷霆般的力量。

所从(suǒ cóng)的意思:指随从、从属的人。

虚空(xū kōng)的意思:指没有实质内容或没有意义,空无一物。

缘何(yuán hé)的意思:为什么,何故

鉴赏

这首诗以惠门寺钟铭为题,由宋代诗人王庭圭所作。诗中描绘了钟声在寂静中的独特魅力,以及对钟声来源的深思。

首句“万动俱寂,如大虚空”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万物皆静,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如同浩瀚的虚空一般。这种静谧与虚空的景象,为接下来的钟声营造了背景。

接着,“虚空无椎,何物为钟”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如此空旷的环境中,究竟是什么发出了钟声?这里运用了反问的手法,引人思考。

“傍震万壑,高闻九穹”描述了钟声的传播范围之广,它不仅震动了周围的山壑,还远远地传到了九重天际,展现了钟声的穿透力和影响力。

“声缘何起,吾知所从”则转向了对钟声产生的原因的探索,诗人似乎找到了答案,但并未直接给出,而是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

最后,“钟邪椎耶,莫尸其功。隐如雷霆,在大千中。”这两句将钟声与雷霆相比较,暗示钟声虽来自人间,却具有与自然之力相似的震撼力。同时,诗人将钟声融入到宇宙万物之中,强调了其普遍性和深远影响。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钟声的描绘和对其来源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宇宙奥秘的向往。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诗人成功地将听觉体验转化为视觉形象,让读者在静谧与宏大的对比中,感受到自然之美与哲学思考的共鸣。

作者介绍

王庭圭
朝代:宋

(1080—1172)宋吉州安福人,字民瞻,号卢溪。徽宗政和八年进士。为茶陵丞,有能政。高宗绍兴中,胡铨上疏乞斩秦桧等,谪新州,庭圭独以诗送行。绍兴十九年,坐讪谤编管辰州。桧死,许自便。孝宗即位,除国子监主簿。乾道中除直敷文阁。博学兼通,工诗,尤精于《易》。有《卢溪集》、《易解》、《沧海遗珠》等。
猜你喜欢

偈八首·其一

道绝名言,法离闻见。打破虚空,成七八片。

直饶锢鏴完全,也是由基副箭。

(0)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九十五

托迹但知忘世故,栖芦何事不容闲。

已能蹑足龙门过,试把轮钩飏碧湾。

(0)

医眼

开黑暗门,通向上窍。内外障除,神光独耀。

(0)

偈颂八十七首·其三十

掀翻大地,打破虚空。口吞佛祖,凌蔑宗风。

莫笑黄龙无伎俩,熨斗煎茶铫不同。

(0)

偈颂八十七首·其五十六

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

百年浑似醉,三万六千场。休拟议,莫思量。

锦鳞一跃化龙去,无限痴人戽夜塘。

(0)

颂古四首·其四

言言言兮,飘风洒雪。默默默兮,雷輷电掣。

藕丝孔里骑大鹏,等閒挨落天边月。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