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大虚(dà xū)的意思:指人的精神状态或言行举止虚弱无力,无所作为。
大千(dà qiān)的意思:形容世界之大、事物之多。
高闻(gāo wén)的意思:指听闻消息广泛,消息灵通。
何物(hé wù)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的真实面目、本质;也可以用来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疑问、质疑。
何起(hé qǐ)的意思:为什么起初,为何开始。
空无(kōng wú)的意思:形容空虚无物,毫无内容或价值。
雷霆(léi tíng)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威力巨大,如雷霆般的力量。
所从(suǒ cóng)的意思:指随从、从属的人。
虚空(xū kōng)的意思:指没有实质内容或没有意义,空无一物。
缘何(yuán hé)的意思:为什么,何故
- 鉴赏
这首诗以惠门寺钟铭为题,由宋代诗人王庭圭所作。诗中描绘了钟声在寂静中的独特魅力,以及对钟声来源的深思。
首句“万动俱寂,如大虚空”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万物皆静,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如同浩瀚的虚空一般。这种静谧与虚空的景象,为接下来的钟声营造了背景。
接着,“虚空无椎,何物为钟”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如此空旷的环境中,究竟是什么发出了钟声?这里运用了反问的手法,引人思考。
“傍震万壑,高闻九穹”描述了钟声的传播范围之广,它不仅震动了周围的山壑,还远远地传到了九重天际,展现了钟声的穿透力和影响力。
“声缘何起,吾知所从”则转向了对钟声产生的原因的探索,诗人似乎找到了答案,但并未直接给出,而是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
最后,“钟邪椎耶,莫尸其功。隐如雷霆,在大千中。”这两句将钟声与雷霆相比较,暗示钟声虽来自人间,却具有与自然之力相似的震撼力。同时,诗人将钟声融入到宇宙万物之中,强调了其普遍性和深远影响。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钟声的描绘和对其来源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宇宙奥秘的向往。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诗人成功地将听觉体验转化为视觉形象,让读者在静谧与宏大的对比中,感受到自然之美与哲学思考的共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