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欲须,天意预为设。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地(běi dì)的意思:北方地区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狐貉(hú mò)的意思:指狡猾狠毒的人。
化功(huà gōng)的意思:通过修炼或者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强大或者更有能力。
苦热(kǔ rè)的意思:形容天气炎热,使人感到非常苦闷。
苦寒(kǔ hán)的意思:指寒冷的环境或困苦的生活。
南地(nán dì)的意思:南方地区
天意(tiān yì)的意思:指天命所归,事物的发展与结果由天决定,人力无法左右。
天山(tiān shān)的意思:指巍峨壮丽、高不可攀的山峰,也可比喻高尚的人品和伟大的事业。
于越(yú yuè)的意思:超过、超越
造化(zào huà)的意思:指人事物的变化或转变,特指突然发生的变故或意外情况。
-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陆次云创作,名为《杂感三首(其二)》。诗中探讨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以及人类对环境的需求与天意的巧妙安排。
首句“北地每苦寒,狐貉出天山”,描绘了北方寒冷的气候特点,以及适应这种环境的动物——狐貉,它们从遥远的天山地区迁徙而来。接着,“南地每苦热,絺葛生于越”则展示了南方炎热的气候,以及适应高温的植物——絺葛,在越地生长繁盛。这两句通过对比南北两地的自然环境和生物适应性,展现了自然界中生物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关系。
随后,“人之所欲须,天意预为设”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需求与天意之间的联系,暗示了自然界在形成之初便已预设了满足人类需求的条件。最后,“大哉造化功,于世何所阙”是对大自然创造之功的赞叹,强调了自然界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指出自然界在提供资源、适应环境等方面,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深邃的理解和敬畏之情,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拟青青河畔草
四序相推迁,日月倏已逝。
春风入猗兰,光艳照罗绮。
一朝霜雪至,容华苦憔悴。
佳人惜朱颜,结缡奉君子。
安知远征途,中道成弃置。
昔持鸳鸯锦,裁成合欢被。
今织回文机,中有相思字。
相思日夜切,尺书无雁寄。
谁能知妾心,脉脉含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