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明节寄诸弟》
《清明节寄诸弟》全文
明 / 周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疏雨清明节客中不禁

荒山一抔土孝子百年心。

竟岁南北终天古今

荐蘩托诸弟挥涕衣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不禁(bù jīn)的意思:不由自主,情不自禁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挥涕(huī tì)的意思:挥动泪水,形容悲痛哭泣。

竟岁(jìng suì)的意思:指人的一生,表示人的一生经历了多少年的岁月。

客中(kè zhōng)的意思:指在他人的地盘上,客人应当遵守主人的规矩。

明节(míng jié)的意思:指坚守正义、遵循原则、不受外界诱惑和压力的节操和品德。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孝子(xiào zǐ)的意思:指对父母尽心尽力、孝敬有加的子女,也泛指尊敬和孝顺的后代。

衣襟(yī jīn)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道德或仪表。

终天(zhōng tiān)的意思:整个一天,一整天

诸弟(zhū dì)的意思:指兄弟们,表示兄弟之间的亲密关系。

清明节(qīng míng jié)的意思: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农历四月初四或初五,是祭祖和扫墓的节日。

一抔土(yī pó tǔ)的意思:指微不足道的一点贡献或影响。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周瑛的《清明节寄诸弟》表达了清明时节在外游子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首句“疏雨清明节”描绘了清明时节细雨纷飞的景象,渲染出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客中思不禁”直接抒发了诗人身处他乡无法抑制的思乡之情。

“荒山一抔土”暗指故乡的坟墓,体现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以及对自己未能尽孝的遗憾。“孝子百年心”表达了诗人作为孝子对父母的永恒怀念,即使身在异乡,这份孝心也始终不变。

“竟岁身南北”写出了诗人一年到头漂泊在外的生活状态,时空的阻隔更增添了思乡之苦。“终天悲古今”则感慨世事变迁,时间的流逝让人更加感怀过去,悲叹人生无常。

最后两句“荐蘩托诸弟,挥涕满衣襟”表达了诗人将祭扫之事委托给兄弟们,自己却只能在远方流泪,这泪水浸湿了衣襟,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深深的哀痛和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作者介绍

周瑛
朝代:明

(1430—1518)福建莆田人,字梁石,号翠渠。成化五年进士。任广德知州,以有善政,赐敕旌异。弘治初历四川参政、右布政使。始与陈献章友,而不以献章主静之说为然,谓学当以居敬为主,敬则心存,然后可以穷理。有《书纂》、《翠渠类稿》。
猜你喜欢

代人作

楼高春日早,屏束麝烟堆。

盼眄凝魂别,依稀梦雨来。

绿鬟羞妥么,红颊思天偎。

斗草怜香蕙,簪花间雪梅。

戌辽虽咽切,游蜀亦迟回。

锦字梭悬壁,琴心月满台。

笑筵凝贝启,眠箔晓珠开。

腊破征车动,袍襟对泪裁。

(0)

寝夜

蛩唱如波咽,更深似水寒。

露华惊弊褐,灯影挂尘冠。

故国初离梦,前溪更下滩。

纷纷毫发事,多少宦游难。

(0)

大旱山岳燋,密云复无雨。

南方瘴疠地,罹此农事苦。

封内必舞雩,峡中喧击鼓。

真龙竟寂莫,土梗空俯偻。

吁嗟公私病,税敛缺不补。

故老仰面啼,疮痍向谁数。

暴尪或前闻,鞭巫非稽古。

请先偃甲兵,处分听人主。

万邦但各业,一物休尽取。

水旱其数然,尧汤免亲睹。

上天铄金石,群盗乱豺虎。

二者存一端,愆阳不犹愈。

昨宵殷其雷,风过齐万弩。

复吹霾翳散,虚觉神灵聚。

气暍肠胃融,汗滋衣裳污。

吾衰尤拙计,失望筑场圃。

(0)

登舟将适汉阳

春宅弃汝去,秋帆催客归。

庭蔬尚在眼,浦浪已吹衣。

生理飘荡拙,有心迟暮归。

中原戎马盛,远道素书稀。

塞雁与时集,樯乌终岁飞。

鹿门自此往,永息汉阴机。

(0)

奉赠严八阁老

扈圣登黄阁,明公独妙年。

蛟龙得云雨,雕鹗在秋天。

客礼容疏放,官曹可接联。

新诗句句好,应任老夫传。

(0)

中秋维舟君山看月二首·其二

熠耀游何处,蟾蜍食渐残。

棹翻银浪急,林映白虹攒。

练彩连河晓,冰晖压树乾。

夜深高不动,天下仰头看。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