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新贺升卿著春秋会正论屡督跋戏往》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永 新 贺 升 卿 著 春 秋 会 正 论 屡 督 跋 戏 往 宋 /周 必 大 三 传 名 家 各 是 非 ,圣 经 元 自 许 传 疑 。迟 迟 著 语 君 知 否 ,游 夏 犹 难 措 一 辞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迟迟(chí chí)的意思:迟延;不及时
传疑(chuán yí)的意思:传播疑问,散布怀疑
传名(chuán míng)的意思:传播名声、声名远扬
名家(míng jiā)的意思:指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具有卓越才能、高超技艺的人。
三传(sān chuán)的意思:指消息或信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传递,从而传到了很远的地方。
圣经(shèng jīng)的意思:指具有极高权威和价值的书籍或文件,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种具有指导意义的事物。
是非(shì fēi)的意思:指对是与非的辨别,也可指是非曲直、对错。
一辞(yī cí)的意思:指一句话、一番话、一篇文章等言辞。
元自(yuán zì)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源或起源。
自许(zì xǔ)的意思:自我夸耀,自我吹嘘
- 翻译
- 三位传记作者各有自己的观点和争议
原初的经典著作本身就允许有疑惑的解读
- 注释
- 三传名家:指三位知名的传记或文献作者。
是非:对事实或观点的判断和分歧。
圣经:这里可能指的是重要的经典文献,如宗教典籍。
元自:本来,原本。
许传疑:允许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迟迟:犹豫不决,迟迟未定。
著语:表达观点或阐述。
君知否:你是否知道,你明白吗?。
游夏:指孔子的两位著名弟子子游和子夏,这里借代学问渊博的人。
措一辞:找到合适的言辞,表达清楚。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周必大的作品,题为《永新贺升卿著春秋会正论屡督跋戏往》。诗中,诗人以“三传名家各是非”开篇,指出《春秋》三家注解(左氏、公羊、谷梁)各有其争议和分歧,暗示学术界对于经典的理解并非定论。接着,“圣经元自许传疑”进一步强调《春秋》这部经典本身就包含着诸多解读的可能和疑问。
“迟迟著语君知否”表达了对贺升卿撰写《春秋会正论》这一著作的期待,认为他在处理这样复杂的问题时,语言表达需要深思熟虑,因为即使是像孔子弟子子游(言偃)和子夏(卜商)这样的才智之士,也难以找到完全恰当的言辞来阐述。
整首诗通过赞扬贺升卿的学术态度和挑战,体现了对严谨治学和学术讨论的尊重,同时也寓含了对学术研究中争议性和开放性的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