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愆于仪,巾脱顶露。仆?含嗤,将军薄怒。
璧轻于瑕,楠斥于蠹。桑简避时,祢狂矫故。
避时(bì shí)的意思:避开不合适的时间或场合。
傧相(bīn xiàng)的意思:指官员或大臣在宴会上侍奉君主或贵族,负责主持宴会秩序和娱乐活动的职务。
昌期(chāng qī)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变化时期,也表示事物蓬勃发展的时期。
崇侈(chóng chǐ)的意思:过分追求奢华和享乐,沉迷于奢侈的生活方式。
耳目(ěr mù)的意思:指消息传达的渠道或途径。
返顾(fǎn gù)的意思:回头看,回顾过去。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金石(jīn shí)的意思:指坚固不可动摇的事物,也比喻极其珍贵的东西。
履薄(lǚ báo)的意思:指行走时踩在薄冰上,形容步履艰难。
群贤(qún xián)的意思:指聚集了许多有才能的人。
韶濩(sháo hù)的意思:指美好的音乐声音,也用来形容音乐悦耳动听。
相鼠(xiāng shǔ)的意思:指两个人或者两种事物非常相似,没有什么区别。
在堂(zài táng)的意思:在堂指的是在家中坐在堂屋里,表示在家中、在公众场合或在座谈会上。
周章(zhōu zhāng)的意思:指周密安排,周到考虑。
履薄临深(lǚ bó lín shēn。)的意思:指在危险或困难的情况下,能够稳定地行走或处理事物,展现出应对困境的能力。
这首诗描绘了晋朝龙山之会的历史场景,通过对比嘲讽与解嘲的两种态度,展现了礼仪与道义的冲突与和谐。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龙山嘉集”、“金石在堂”、“璧轻于瑕”等,形象地描绘了聚会的盛大与人物的风范。
首句“聚瞻饬仪,式崇侈度”,开篇即点出聚会的庄重与盛大,众人皆以礼仪自持,追求高雅的风度。接着,“履薄临深,细矜返顾”,以行走于薄冰之上,回顾细小的谨慎,隐喻聚会中的小心与谨慎,同时也暗示了人物内心的忐忑与自我审视。
“龙山嘉集,群贤昭姱”描绘了聚会的盛况,众多贤士汇聚一堂,彰显了他们的才华与美德。“金石在堂,傧相在阼”,金石象征着珍贵与永恒,傧相代表了礼仪与秩序,进一步强调了聚会的庄严与有序。
然而,好景不长,“胡愆于仪,巾脱顶露”,意外发生,孟嘉的帽子被风吹落,违反了礼仪规范。这一事件引发了众人的反应,“仆?含嗤,将军薄怒”,仆人和将军都表现出不满的情绪,而“璧轻于瑕,楠斥于蠹”,则以玉璧的瑕疵和楠木的蛀虫来比喻事件的严重性。
“桑简避时,祢狂矫故”,这里引用了古代典故,以桑简(古代祭祀用具)避让时令,祢(古代祭祀神灵)的狂放行为,来类比孟嘉的处境,暗示了他行为的不合时宜。接下来,“彼非昌期,乖此绳步”,指出孟嘉的行为违背了当时的礼仪规范。
“耳目外惭,周章内寤”,孟嘉在外界的压力下感到羞愧,内心却在反思。最后,“请歌相鼠,以终韶濩”,引用《诗经》中的诗句,表达了对孟嘉行为的同情与理解,希望以诗歌的形式结束这场风波,传递出一种宽容与和谐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龙山之会的描述,以及孟嘉落帽事件的处理,展现了礼仪与道义之间的冲突与调和,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和谐社会秩序的向往与追求。
休政违炎方,返棹及清湘。
考图访前迹,怀古陟远冈。
礼殿丹垩陊,雩亭棘榛荒。
既感时代异,亦怜俎豆亡。
藓深碧侵阶,萝密青蔓墙。
雉鵙有翔集,衿佩无趋蹡。
阴菌依座秀,晴蕤沿涧芳。
岂伊诵弦地,而为樵牧场。
抚俗思贤哲,继轨念循良。
视废余诚怍,举坠职所当。
南藩如重践,庶或夙心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