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閒人迹外,山晚鸟行西。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同 苗 发 慈 恩 寺 避 暑 唐 /李 端 追 凉 寻 宝 刹 ,畏 日 望 璇 题 。卧 草 同 鸳 侣 ,临 池 似 虎 溪 。树 闲 人 迹 外 ,山 晚 鸟 行 西 。若 问 无 心 法 ,莲 花 隔 淤 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宝刹(bǎo chà)的意思:宝刹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宝指的是宝藏、宝贝,刹指的是佛教寺庙。宝刹的基本含义是指珍贵的佛寺,也可以引申为珍贵的地方或事物。
虎溪(hǔ xī)的意思:指勇猛的虎。比喻人勇猛有力,气概威武。
莲花(lián huā)的意思:比喻人的品质高尚,如莲花一般纯洁无瑕。
临池(lín chí)的意思:指站在池边观看,比喻学习或参悟书法、绘画等艺术时的心境。
人迹(rén jì)的意思:指人类活动留下的痕迹或痕迹所在的地方。
畏日(wèi rì)的意思:害怕太阳或者阳光。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心法(xīn fǎ)的意思:心法指的是人们在修行或者学习过程中,所积累的心得、方法和技巧。
璇题(xuán tí)的意思:璇题是指古代玉器上的图案和文字。引申为比喻文采煊赫,才思敏捷。
淤泥(yū ní)的意思:比喻人心思险恶,阴险狡诈。
鸳侣(yuān lǚ)的意思:形容夫妻恩爱、情感深厚的一对夫妻。
追凉(zhuī liáng)的意思:追求凉爽的地方。
- 注释
- 追凉:寻找阴凉。
宝刹:佛教寺庙。
畏日:避开烈日。
璇题:精致的题字。
鸳侣:情侣或伙伴。
虎溪:历史上的一个著名隐居地。
人迹外:人烟稀少的地方。
山晚:傍晚的山景。
鸟行西:鸟儿向西飞。
无心法:不执着于心法的修行。
莲花:象征纯洁和超脱。
淤泥:比喻世俗或困境。
- 翻译
- 我寻找清凉之地的寺庙,避开烈日仰望那精美的题字。
我和伴侣躺在草地上,如同在虎溪边,享受宁静。
树林深处人迹罕至,傍晚时分鸟儿向西飞去。
若问修行的无心之法,就像莲花生长在淤泥之下,却依然洁净。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炎热夏日寻找清凉之地,追寻心中的宝贵事物,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畏日望璇题"中,“畏日”意味着敬畏炎热的太阳,而“望璇题”则是指仰望天上的璀璇星宿,寻找心中的宝贵事物。
诗人通过"卧草同鸳侣,临池似虎溪"两句,营造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卧草"表明诗人随遇而安,与大自然融为一体;"鸳侣"指的是水鸟,是诗人在自然界中找到伴侣的象征;"临池似虎溪"则是说诗人面对清澈的池水,感觉就像是站在雄伟的虎溪之旁。
接着,"树閒人迹外,山晚鸟行西"两句描绘了一种远离尘世喧嚣的宁静景象。"树閒"指的是树木参差不齐,形成了自然的屏障;"人迹外"表明诗人走到了人迹罕至的地方;"山晚鸟行西"则是说在傍晚时分,鸟儿们飞向西方,这里暗含着时间的流逝和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最后两句"若问无心法,莲花隔淤泥"深入浅出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定之道的理解。"若问无心法"是说如果有人询问达到心灵清净状态的方法;"莲花隔淤泥"则形象地描绘了荷花在污泥中生长却不受其污染,象征着保持内心的纯洁和宁静。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主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戏题姚美叔睡轩
姚侯不学苏季子,佩取六印誇闾里。
又不斩取楼兰王,立功万里还故乡。
两俱茫茫空白首,车轮马迹环四方。
忽焉投劾赋陶令,亦复近市师韩康。
结发少来遭物役,不在功名在刀笔。
不如一觉获安眠,收拾散亡归此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