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绽竹间石,钗漫松下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静谧清新的自然景象,充满了禅意与宁静之美。
首句“柴门三日雨”,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连续降雨的场景,柴门被雨水浸润,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雨水所覆盖,营造了一种湿润而静谧的氛围。
次句“幽径十分苔”,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氛围,幽深的小径上长满了青苔,绿意盎然,透露出一种生机勃勃而又略带荒凉的感觉。
接下来的“鞭绽竹间石,钗漫松下台”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细节描写,竹子在雨水的冲刷下显得更加挺拔,石头在竹叶的映衬下更显其质朴,松树下的石台则被雨水浸湿,仿佛镶嵌在松林中的宝石。这些细节描绘不仅展现了雨后的自然景观,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正嫌屐齿入,休放马蹄来”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破坏这份宁静的担忧,他担心游客的足迹会破坏这雨后清新的环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尊重和爱护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雨后自然界的美丽与宁静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陈石闾五首·其一
古乐久沦丧,抱瑟犹孤鸣。
宫商郁不舒,中含万古情。
情深世莫测,哀怨难为声。
孤鸾慕俦侣,翱翔遍九宇。
雌雄倘颉颃,高飞戢毛羽。
季女婉娈姿,出入长苦饥。
容华坐消尽,翻为嫫母嗤。
安能结同心,生死不相离。
留赠原长清张明府稼兰四首·其一
兰蕙同芬芳,枝叶故相连。
杰士慕道义,不在多晤言。
忆昔初遇君,平生昧周旋。
世人正欲杀,君情何缠绵。
岂为结交欢,急难心炯然。
慈闱老病笃,望子不得还。
中心握汤火,归我解倒悬。
我归见母拜,泪下如迸泉。
不谓生聚时,即为死别年。
锡类向微君,抱痛恨终天。
何以喻君情,深同九仞渊。
何以致余感,将与石同坚。
渊或有时竭,石或有崩骞。
唯此区区心,历劫永不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