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友 人 游 江 东 唐 /李 端 江 上 花 开 尽 ,南 行 见 杪 春 。鸟 声 悲 古 木 ,云 影 入 通 津 。返 景 斜 连 草 ,回 潮 暗 动 蘋 。谢 公 今 在 郡 ,应 喜 得 诗 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返景(fǎn jǐng)的意思:比喻事物变化后又恢复原状,或者指事物在变化中反复出现。
回潮(huí cháo)的意思:形容事物或情况发生逆转,由衰退转为兴盛。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连草(lián cǎo)的意思:连绵不断的青草,比喻事物或现象连续不断。
杪春(miǎo chūn)的意思:形容春天刚开始或初春的时候。
诗人(shī rén)的意思:
[释义]
(名)写诗的作家。
[构成]
偏正式:诗(人
[例句]
曹操是一个军事家;也是一位诗人。(作宾语)通津(tōng jīn)的意思:通常指能够顺利通过水路或陆路,畅通无阻。
喜得(xǐ de)的意思:获得喜悦、欢喜的意思。
谢公(xiè gōng)的意思:指对别人的恩惠心怀感激,表示感谢之情。
云影(yún yǐng)的意思:指云彩在日光照射下的阴影,比喻事物的表面现象。
- 翻译
- 江上的花已经全部凋零,南行时才遇见早春的气息。
鸟儿在古老的树木间发出悲伤的鸣叫,云影映照在通向渡口的小径上。
夕阳的余晖斜照在草丛中,潮水悄悄涌动,触动着浮萍。
谢公如今在郡守的位置上,想必会因为得到一位诗人而感到欣喜。
- 注释
- 江上:江面。
花开尽:花朵凋零完毕。
南行:向南行走。
杪春:早春。
鸟声:鸟鸣声。
古木:古老的树木。
云影:云的影子。
通津:渡口。
返景:落日余晖。
斜连:斜照。
草:草丛。
回潮:退潮后再次涌起的潮水。
蘋:浮萍。
谢公:指谢朓,古代文人。
在郡:担任郡守。
郡:郡守,古代地方官职。
应喜:应该感到欢喜。
得诗人:得到一位诗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友人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惆怅和不舍。"江上花开尽"一句,设定了春天盛放之际的背景,同时也暗示了时光易逝,友人将要离开的氛围。"南行见杪春"表明诗人与朋友朝着春意浓郁的地方前进,但“杪”字指的是竹节的尖端,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旅程的不断延伸。
接下来的两句,"鸟声悲古木,云影入通津"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情绪。古木常被用来比喻历史悠久、沧桑变化,而“鸟声悲”则是对即将到来的分别的预感;“云影入通津”则可能象征着朋友要穿越重重障碍,去往远方。
"返景斜连草,回潮暗动蘋"两句,景色与水流交织在一起,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内心的情感波动。"返景"和"回潮"都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不舍和对朋友离去的惆怅。
最后两句"谢公今在郡,应喜得诗人"则转折到对朋友的期望。这里的“谢公”可能是指被送别的人物,而“今在郡”表明他已安抵新的地方;“应喜得诗人”则表达了希望他能在新环境中得到理解和支持。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抒发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同时也寄寓了对朋友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