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过芦铺水,鹿鸣枫护烟。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榆(bái yú)的意思:指人死后的尸体。比喻人的生命已经消逝。
半魄(bàn pò)的意思:形容精神不集中,心神不宁。
达明(dá míng)的意思:指明显、明白无误。
东壁(dōng bì)的意思:指东方的墙壁,比喻坚固的后盾或可依靠的支持。
鹿鸣(lù míng)的意思:指鹿在山林中鸣叫,形容大自然的宁静和和谐。
明发(míng fā)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变化十分明显,容易被人察觉到。
秋月(qiū yuè)的意思:指秋天的月亮,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霜天(shuāng tiān)的意思:霜天指寒冷的冬天。
四更(sì gēng)的意思:指凌晨时分,即夜里三更之后的时刻。
应教(yìng jiào)的意思:应该教导或教训
犹是(yóu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虽然已经发生或发展到一定程度,但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中秋(zhōng qiū)的意思:形容事物达到最好、最美好的时刻。
- 鉴赏
此诗《晓月》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描绘了一幅清晨月色下的宁静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月光与自然界的元素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首句“犹是中秋月”,点明了时间背景,暗示着月圆之夜的美丽与圆满,引人遐想。接着,“应教日日怜”表达了诗人对这轮明月的深深喜爱与眷恋之情,仿佛月光成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好伴侣。
“四更东壁上,半魄白榆边”两句,通过时间与地点的转换,进一步渲染了月色的静谧与神秘。四更时分,月光洒在东方的墙壁上,与白榆树的影子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雁过芦铺水,鹿鸣枫护烟”则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与和谐。大雁飞过芦苇荡,水面泛起涟漪;鹿儿在枫林中漫步,烟雾缭绕,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些细节描绘,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诗歌以生命与活力。
最后,“清游达明发,塞景爱霜天”表达了诗人对清晨美景的赞美与热爱。从夜色到黎明,从月光到霜天,诗人以清新的笔调,描绘了从夜晚到清晨的自然变迁,以及他对这一过程的深切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月色、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流畅的韵律,弘历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超越现实、充满哲思的意境,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沁园春·其三
孤鹤归飞,再过辽天,换尽旧人。念累累枯冢,茫茫梦境,王侯蝼蚁,毕竟成尘。载酒园林,寻花巷陌,当日何曾轻负春。流年改,叹围腰带剩,点鬓霜新。
交亲零落如云,又岂料如今馀此身。幸眼明身健,茶甘饭软,非惟我老,更有人贫。躲尽危机,消残壮志,短艇湖中闲采莼。吾何恨,有渔翁共醉,溪友为邻。
九月十六日夜梦驻军河外遣使招降诸城觉而有作
杀气昏昏横塞上,东并黄河开玉帐。
昼飞羽檄下列城,夜脱貂裘抚降将。
将军枥上汗血马,猛士腰间虎文韔。
阶前白刃明如霜,门外长戟森相向。
朔风卷地吹急雪,转盼玉花深一丈。
谁言铁衣冷彻骨,感义怀恩如挟纩。
腥臊窟穴一洗空,太行北岳元无恙。
更呼斗酒作长歌,要遣天山健儿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