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胫虽长,断之则伤。使天下惑,矩千规亿。
臧谷均亡,蹠夷同殣。其馀纷纷,彼见彼闻。
步趋(bù qū)的意思:行走的姿势和步伐。
不离(bù lí)的意思:不分离、不离开
道德(dào dé)的意思:
[释义]
(名)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构成]
并列式:道+德
[例句]
讲道德。(作宾语)
耳目(ěr mù)的意思:指消息传达的渠道或途径。
非所(fēi suǒ)的意思:非所指的意思是不属于某个范畴或不在某个范围之内。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黼黻(fǔ fú)的意思:形容衣着华丽、威严庄重。
复名(fù míng)的意思:指同名人或同样的名字。
凫胫(fú jìng)的意思:形容人走路蹒跚、腿脚不稳。
鹤胫(hè jìng)的意思:形容人或动物腿长而细。
簧鼓(huáng gǔ)的意思:指无节制地吹嘘自己的才能或成就。
坚白(jiān bái)的意思:形容非常坚固或非常明亮。
胶漆(jiāo qī)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像胶水和漆一样牢固。
礼乐(lǐ yuè)的意思:礼乐是指传统的礼仪和音乐。它代表了古代中国人重视礼仪和音乐的文化传统。
明昧(míng mèi)的意思:明显的对立或分明的界限。
名实(míng shí)的意思:指事物的名义和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
旁枝(páng zhī)的意思:指与主要事物无关的次要事物、无关紧要的事物。
漆人(qī rén)的意思:指人物形象或形象塑造十分生动、栩栩如生。
人寰(rén huán)的意思:指世界、人间。
神尧(shén yáo)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超群出众。
适人(shì rén)的意思:适合人们的需求和喜好。
诗书(shī shū)的意思:指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嚣嚣(áo áo)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喧闹或嘈杂。
杨墨(yáng mò)的意思:指人的心思、思想或行为变得狡猾、狡诈。
异同(yì tóng)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的不同或相似之处
以为(yǐ wéi)的意思:错误地认为,误以为
饮食(yǐn shí)的意思:指吃喝男女,即男女都需要吃饭喝水,是生活的基本需求。
余愧(yú kuì)的意思:指自感愧疚,对自己的行为或能力感到不足。
曾史(zēng shǐ)的意思:曾经的历史,过去的事情。
之适(zhī shì)的意思:适合,合适
钟吕(zhōng lǚ)的意思:指人们对音乐艺术的高度欣赏和推崇。
竹丝(zhú sī)的意思:指竹子的纤维,比喻事物之间的关系紧密,难以分割。
这首诗《读南华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其一)骈拇》由明代诗人郭之奇创作,深入探讨了名实、道德、仁义等哲学议题,展现了作者对人性、社会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诗中首先提出“多骈旁枝,天下始疑”,指出世间纷繁复杂的事物和观念,引发人们的疑惑。接着,“黼黻虫彝,明昧于离”描绘了人们在真理与谬误之间摇摆不定的状态。随后,“钟吕竹丝,蔽聪者师”比喻知识与艺术如何引导人们走向正确的道路,但同时也可能成为误导的工具。诗中强调了耳目之外的其他资源对于情感的影响,以及名实关系的复杂性。
“矧复名实,曾史杨墨。胶漆人寰,簧鼓士域。”这一句进一步阐述了名实之间的矛盾,以及不同学说对人的影响。通过“坚白异同,长此安极”表达了对事物本质的探索和对永恒真理的追求。接下来,“凡彼诸名,嚣嚣众鸣。适人之适,与物俱惊。”揭示了名实之争的普遍性和对个体和社会的冲击。
“凫胫虽短,续之则懑。鹤胫虽长,断之则伤。”这一比喻生动地说明了人为追求完美而做出的不当行为,可能导致的痛苦和伤害。最后,“使天下惑,矩千规亿。礼乐步趋,诗书饮食。使天下殉,神尧智舜。臧谷均亡,蹠夷同殣。”强调了社会规范和理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不同价值观的共存与冲突。
“其馀纷纷,彼见彼闻。不离彼文,余曷可群。”表达了对复杂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以及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最后,“余愧道德,何敢淫僻。仁以为声,义以为色。非旷非朱,亦非所亟。”总结了作者对道德和仁义的坚持,以及对极端行为的拒绝,体现了其高尚的人格和哲学立场。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社会和宇宙的独到见解,以及对道德和智慧的追求。
众人观者都言苦,日日望雨又不雨。
幸得一片云,推来自天北。
须臾变作大云,有黑亦有白。
令人观之恐怖生,若要作雨不如此不得。
雨未至兮雷先鸣,惊人不须用多,只一声魈肝鬼胆不知在何处,世上亦有奸人立不住。
树头萧萧风作闹,如今却是雨真到。
吾且闭门高坐看汝落,落到三日五日也不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