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闻周帝诰,今见汉皇歌。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偃(cǎo yǎn)的意思:草木倒伏
唱和(chàng hè)的意思:指多人或多方相互配合、一起表演或合作。
汉皇(hàn huáng)的意思:指中国历史上的汉朝皇帝,也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权势和统治力。
鸣柯(míng kē)的意思:指人在临死前,无声地告诫后人。
平冈(píng gāng)的意思:形容事情平稳、没有波折。
五日(wǔ rì)的意思:指时间短暂,只有五天。
偃波(yǎn bō)的意思:指人在事物发展或环境变化时,保持安静、不动或不改变。
喁唱(yóng chàng)的意思:指人们互相交谈、议论时声音低微、不高扬的样子。
于喁(yú yóng)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语声音嘈杂,喧闹不堪。
中和(zhōng hé)的意思:指使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因素达到平衡,使之和谐统一。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风的力量与美感。首联“振壑复鸣柯,于喁唱和多”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山谷回响,树木共鸣的景象,仿佛自然界在进行一场和谐的合唱。接着,“古闻周帝诰,今见汉皇歌”运用历史典故,将古代帝王的颂歌与当前的自然景象相联系,寓意深远,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历史文化的追思。
颔联“陡涧泉吟瑟,平冈草偃波”进一步描绘了风过之处,山涧泉水如琴瑟般悠扬,平缓的山冈上,青草随风轻摆,如同波浪起伏,形象地展示了风的力量与自然界的动态美。颈联“方惭符五日,敢道致中和”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能力的谦逊态度,同时暗示了风能带来平衡与和谐,象征着自然界中的秩序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风的力量与和谐之美,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深沉思考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