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遨游(áo yóu)的意思:自由自在地游弋,指自由地行走或旅行。
波浪(bō l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起伏不定、连续不断的状况。
朝夕(zhāo xī)的意思:指时间非常短暂,形容事物的发展变化极快。
朝市(cháo shì)的意思:指早晨的市场,也泛指热闹的市集。
道里(dào lǐ)的意思:道路中间,比喻中途或过程中的事情。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凫鸭(fú yā)的意思:指人不愿意脱离舒适的环境,不愿意进取,缺乏进取心和积极性。
高望(gāo wàng)的意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的期望很高。
湖山(hú shān)的意思:湖山是指湖泊和山脉,通常用来形容美丽的自然景观。
京洛(jīng luò)的意思:指京都和洛阳两个古代重要的都城。
邻邦(lín bāng)的意思:指相邻的国家或地区。
去国(qù guó)的意思:离开自己的国家,背井离乡。
入去(rù qù)的意思:形容写字或刻画非常透彻,深入人心。
三吴(sān wú)的意思:指吴地,即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三个地方。
同舍(tóng shè)的意思:同舍指同住一个房间或同一个寝室的人,也用来比喻同在一个环境或同一种处境下的人。
吾土(wú tǔ)的意思:指自己的家乡或故乡。
无穷(wú qióng)的意思:没有尽头,无限。
相接(xiāng jiē)的意思:相连,接触
相过(xiāng guò)的意思:相互交流、相互了解
饮食(yǐn shí)的意思:指吃喝男女,即男女都需要吃饭喝水,是生活的基本需求。
有功(yǒu gōng)的意思:指有所作为或有所贡献而受到赞扬或奖励。
鱼虫(yú chóng)的意思:指小虫子、小鱼。
- 注释
- 信美:确实美丽。
吾土:我的故乡。
三吴:古代地区名,包括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
一水:泛指江河。
朝市:都市和朝廷。
湖山:自然景色。
逢人:遇见行人。
去国:离开国家。
- 翻译
- 这美景虽好却非我故乡,身处三吴之地,周围皆是江河湖泊。
站在高亭上眺望已到极限,乘舟离去,仿佛永无尽头。
都市和朝廷在哪里?只有湖光山色陪伴着我。
我在湖边游玩,与水鸟为伴,捕食鱼类和虫子。
日夜波涛喧闹,梅花盛开时,水面映出红绿交织的色彩。
遇到行人询问京城的消息,离开故土的我,如同孩童般无知。
同住的人情谊相连,与邻近国家也常有书信往来。
他们邀请我去拜访,我询问溪边老人路途如何通达。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吴兴太守孙莘老的怀念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首句"信美非吾土",以美景衬托出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尽管眼前景色优美,但并非心中所系之地。接下来的"三吴一水中"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特色,暗示了吴兴的地理位置。
"亭高望已极,舟入去无穷",通过写登亭远眺和乘舟离去的情景,流露出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挂念。"朝市知安在"表达对尘世繁华的疑问,而"湖山信有功"则转向自然山水,认为它们能给予心灵慰藉。
"遨游逐凫鸭,饮食数鱼虫"描绘了诗人想象中在湖山间的生活,自在逍遥。"波浪喧朝夕,梅烝变绿红"进一步渲染了江南的季节变换之美,寓含时光流逝之意。
"逢人问京洛,去国长儿童"表达了诗人离开京都后的成长感,以及对故都的思念。"同舍情相接,邻邦信屡通"体现了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频繁的书信往来。
最后两句"相邀欲相过,道里讯溪翁",表达了朋友间的互动,希望能有机会亲自拜访孙莘老,询问归途的路径,展现了诗人对重逢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友情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吴兴太守的怀念以及对故乡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鄞之青山乃衣冠文物之地潜斋刘公实居是焉仆往岁与象山樊公天民长灯卓公宜之皆尝读书于斯暇日潜斋与吾二三子徜徉山水閒以诗酒自娱如此者十有馀年后仆回里诸公亦渐散处近云此地为郁攸所废良可叹也兹闻潜斋宅甬东去仆书舍不远因述旧怀寄之
弹铗归来感旧游,天涯何处话离愁。
青山有分长为客,白发无情忽上头。
冠盖尽随云影散,楼台近逐电光收。
闻君近卜江边宅,仍许閒情共白鸥。
春寒无炭
古人坐客寒无毡,我今为客寒无烟。
东风兼领玄冥权,今年春寒过去年。
梅子含酸实未坚,荠麦虽茂胎未全。
海棠羞涩开紫绵,山南山北无杜鹃。
诗翁缩颈耸两肩,玄龟守壳冻不前。
吟成呵砚冰尚坚,毛颖蹇涩非张颠。
唤起石鼎句再联,倚墙道士鼻息喧。
此时得酒真解仙,博取一醉真可怜。
君不见云安斗水直万钱,杜陵虽老性命悬,画灰对雪思悄然。
忍寒披絮夜不眠,牛头何日双锦缠。
中川龙翔兴庆寺
孤屿浮中川,昼夜汩潮汐。
何年地维裂,中断洲渚失。
两峰峙东西,蔽影互朝夕。
浮屠据棱层,梵宇绚金碧。
飞龙迫风雷,曾此一憩息。
昔时梐枑居,今作大士室。
了师择灵地,为假蛟鼍窟。
聚沙合旧港,连亘如片石。
山扉夜无关,神物便入出。
乱流携故老,一一访陈迹。
轩亭倚葭苇,涛浪傍几席。
豫章号凄风,筱簜翳寒日。
凭高慨今古,天海相荡激。
景在人易非,悠悠意何极。
德政碑
德政碑,路傍立石高巍巍。
传是郡中贤太守,三年秩满人颂之。
刻石道傍纪德政,傍人见者或歔欷。
借问歔欷者谁子,云是西家镌石儿。
去年官差镌此石,官司督工限十日。
上户敛钱支半工,每年准备遭驱责。
城中书生无学俸,但得钱多作好颂。
岂知太守贤不贤,但喜豪民来馈送。
德政碑,磨不去,劝君改作桥梁柱。
乞与行人济不通,免使后来观者疑其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