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杨(bái yáng)的意思:指人的形象或事物的特征与白杨树相似,形容某人或某事物的特点鲜明、突出。
边墙(biān qiáng)的意思:指在困境中为自己留下一条退路或保留一些余地。
常在(cháng zài)的意思:经常在一起、时常在一起
朝日(cháo rì)的意思:早上的太阳,比喻新时代的光明和希望。
赤水(chì shuǐ)的意思:指红色的水,比喻极其残暴的战场。
传疑(chuán yí)的意思:传播疑问,散布怀疑
传信(chuán xìn)的意思:传递消息或信息。
东门(dōng mén)的意思:指离开、出走、辞职等意思。
蛾眉(é méi)的意思:形容女子眉毛修长、美丽。
鹳雀(guàn què)的意思:形容鸟类的大小差异很大。
海东(hǎi dō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远离正道,迷失方向。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军屯(jūn tún)的意思:军队的驻扎地,也指军队集结地。
老军(lǎo jūn)的意思:指年纪大、经验丰富的军人。
鼍吼(tuó hǒu)的意思:形容声音非常响亮,如同巨鼍的吼叫声。
望断(wàng duàn)的意思:形容期望非常迫切,但无法达到,心情极度失望。
细论(xì lùn)的意思:详细讨论或分析。
血泪(xuè lèi)的意思:形容非常痛苦、悲伤的经历或遭遇。
夜魂(yè hún)的意思:指在夜间出没的魂魄,也用来形容夜间出没的人或事物。
鼋鼍(yuán tuó)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庞大而难以对付。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沈承瑞的《姜女祠》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富有历史感的画面。首句“姜女荒祠何处存”,以疑问开篇,暗示了姜女祠的衰败与遗迹的难以寻觅,流露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次句“红边墙外老军屯”,通过“红边墙”和“老军屯”的细节,描绘出祠堂周边的军事色彩,可能暗示着祠堂曾与某个军事事件相关。
第三句“白杨鹳雀啼朝日”,借白杨树和鹳雀的啼声,营造出清晨的宁静氛围,然而这宁静中又蕴含着一种凄凉,因为啼声往往与哀愁相连。第四句“赤水鼋鼍吼夜魂”,则转为夜晚的场景,赤水和鼋鼍的吼声增添了神秘与恐怖的气氛,似乎在诉说祠堂背后的故事。
第五句“血泪抛残城北角”,进一步揭示了祠堂可能与悲剧有关,可能是人们对某位人物的怀念和哀悼。最后一句“蛾眉望断海东门,寒衣万里心常在”,通过“蛾眉”和“海东门”的意象,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姜女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结尾“传信传疑草细论”,则暗示着民间流传的关于姜女的传说和故事仍在细微处流传。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祠堂为线索,通过环境描写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姜女祠的历史背景和情感内涵,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城南隅山池春中田袁二公盛称其美夏首获赏果会夙言故有此咏
忆昨闻佳境,驾言寻昔蹊。
非惟初物变,亦与旧游暌。
幽渚为君说,清晨即我携。
途深独睥睨,历险共攀跻。
林笋苞青箨,津杨委绿荑。
荷香初出浦,草色复缘堤。
乐处将鸥狎,谭端用马齐。
且言临海郡,兼话武陵溪。
异壤风烟绝,空山岩径迷。
如何际朝野,从此待金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