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戏次人韵》
《戏次人韵》全文
宋 / 李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人言鼓吹诗思,鸣鹤遂闻长阜音。

细读一犁新句好,始知三语用功深。

自甘散木傲霜节,懒作幽云出岫心。

茗碗炉芬清昼永流莺捎蝶过墙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傲霜(ào shuāng)的意思:形容心胸豪迈,意志坚定,不畏艰难困苦。

出岫(chū xiù)的意思:指人物出山,开始活动或发挥才能。

鼓吹(gǔ chuī)的意思:指为某种观点、主张或行为大力宣传、宣扬。

流莺(liú yīng)的意思:形容声音悦耳动听。

墙阴(qiáng yīn)的意思:指在墙的阴影里,比喻隐藏在背后或不显露出来的地方。

人言(rén yán)的意思:指别人的言论、议论。

散木(sàn mù)的意思:指木头散落或分散的状态。

三语(sān yǔ)的意思:指能通晓三种语言的人。

诗思(shī sī)的意思:指诗人的思考和创作能力,也指人们写诗时所需要的思维和灵感。

霜节(shuāng jié)的意思:霜节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表示秋季初霜的时候。

细读(xì dú)的意思:仔细阅读或观察

新句(xīn jù)的意思:指新颖、独特的句子或言辞。

用功(yòng gōng)的意思:勤奋努力学习,努力工作。

昼永(zhòu yǒng)的意思:白天持续很久,形容时间过得很慢。

自甘(zì gān)的意思:自愿承受困苦、艰难或痛苦的境地。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彭所作,名为《戏次人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与独特见解。

首联“人言鼓吹来诗思,鸣鹤遂闻长阜音”以“鼓吹”象征诗人的创作灵感,如同鸣鹤在长满草木的山丘上发出悠扬的声音,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创作时内心的激荡与灵感的涌现。

颔联“细读一犁新句好,始知三语用功深”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在品味新作时的深切感受,通过“一犁”这一农具的比喻,暗示了诗作的精耕细作,而“三语用功深”则强调了语言的凝练与深刻,体现了诗人对文字的精心雕琢。

颈联“自甘散木傲霜节,懒作幽云出岫心”运用了“散木”和“幽云”的意象,前者象征着诗人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如同在严寒中依然挺立的树木;后者则表达了诗人不愿被世俗牵绊,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如同不愿随风飘散的云朵。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独立不羁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由的向往。

尾联“茗碗炉芬清昼永,流莺捎蝶过墙阴”以“茗碗炉芬”描绘了诗人闲适的生活场景,通过“清昼永”和“流莺捎蝶”这些生动的细节,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充满生机的氛围。整个画面仿佛是一幅静谧而又充满活力的田园风光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个人情感的独特理解与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趣味。

作者介绍

李彭
朝代:宋

猜你喜欢

阁下观岘山图

岘山巉巉清溪滨,倒影万丈之奫沦。

往岁尝有去思吏,热地尤多高蹈人。

少年仕宦颇落魄,时登绝顶攀苍冥。

幽花美草颇娱目,断碑刓碣还伤神。

晓猿夜鹤轻相别,从此奔走十八春。

旧游不复齿颊挂,方知到骨俱埃尘。

麟台昨日见图画,醒若楚客还羁魂。

方缣一幅论万里,秋江绿水何粼粼。

人心与物本无别,正为利欲相埋湮。

神功妙手如唤觉,满座风月来相亲。

骑驴径去自可到,犹愈飘飖西游秦。

剩沽宜城醉其下,日夕倒载望冠巾。

(0)

道中观荷花

放棹东南去,正值荷花荣。

玉质不待染,仙香无限清。

朱朱仍白白,脉脉复盈盈。

迢递天风起,谁怜舞态轻。

(0)

留题徐成之和轩

生人情谊贵和光,俸薄官閒寄楚乡。

杂遝宾朋四方会,优游风月一轩凉。

杯倾琥珀催人饮,羹煖驼蹄劝客尝。

景趣己佳心未惬,更栽花竹满池塘。

(0)

和竹元珍僧舍牡丹次韵

知到东邻赏牡丹,高僧防客颇艰难。

鲜妍自是天花种,僻静应无俗眼看。

叶似蟠桃相隐覆,蕊随飞蝶渐凋残。

新诗清苦如郊岛,肯羡侯家一醉欢。

(0)

十一月十六日入馆

一雪初乾晓日红,行人争道已憧憧。

泥萦马足行初踬,寒犯貂裘力正浓。

地逼新阳虽喜气,云垂沧海更愁容。

便应买酒邀俦侣,烂醉高眠群玉峰。

(0)

西河柳花

艳阳枝下踏珠斜,别桉新声杨柳花。

总有明妆谁得伴,凭多红粉不须夸。

江都细雨应难湿,南国否风好是赊。

不道相逢有离恨,春光何用向人遮。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