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相逢曲》
《相逢曲》全文
明 / 宗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千骑东来紫电生,西风吹雪满胡缨。

将军且莫恩泽闻道单于罢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罢兵(bà bīng)的意思:停止战争,结束军事行动

单于(chán yú)的意思:指匈奴的首领,也用来形容权势极大的人。

恩泽(ēn zé)的意思:恩惠和恩赐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千骑(qiān jì)的意思:指千人骑马的队伍,也用来形容人数众多的队伍。

且莫(qiě mò)的意思:表示劝告或告诫对方不要轻易行动或说话,暂时保持安静或不要妄动。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紫电(zǐ diàn)的意思:形容闪电般的速度和力量。

鉴赏

这首《相逢曲》是明代诗人宗臣所作,通过描绘边塞场景和人物情感,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与英雄主义情怀。

首句“千骑东来紫电生”,以壮阔的气势开篇,千骑并进,紫电闪耀,既描绘了军队行进时的壮观景象,也暗喻了战争的激烈与紧张。这里的“紫电”不仅指真实的闪电,更象征着战争中的力量与光芒,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冲突与对抗。

次句“西风吹雪满胡缨”,则将视角转向了战场的环境描写。西风凛冽,雪花纷飞,满地皆白,营造出一种肃杀而悲壮的氛围。胡缨,指的是北方民族的服饰或其族裔,这里借以象征敌对势力。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不可避免。

接着,“将军且莫千恩泽”,转而聚焦于战场上的将领。在这样的时刻,将军应放下个人的情感与恩惠,全心投入战斗。这句话表达了对将领责任与使命的强调,同时也流露出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

最后,“闻道单于未罢兵”,点明了战争的根源与持续性。单于,古代匈奴首领的称号,这里泛指敌方领袖。这句话意味着尽管双方已经遭遇,但战争并未结束,暗示了战争的复杂性和持久性。

整体而言,《相逢曲》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边塞战争的激烈与残酷,以及对和平的渴望与对将领责任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一首描绘战争的诗歌,更蕴含了对历史命运的反思和对人性光辉的赞美。

作者介绍
宗臣

宗臣
朝代:明   字:子相   号:方城山人   籍贯:兴化(今属江苏兴化)   生辰:1525~1560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猜你喜欢

清江阻风访刘起东茅庐中

十年再见东海公,夫妻宾敬茅庐中。

不计有无心淡泊,难忘故旧日从容。

阳春白雪何求和,漆发红颜似返童。

鼎煮蒙山云细细,杯倾桑落绿溶溶。

市朝虽近尘还远,弦诵常闻道罕同。

重话桃源真隔世,独行客路况严冬。

一川雪景惟飞雨,三日江船尚阻风。

第觉久淹成愧负,宁知相厚转情浓。

故人谷口归耕处,安得扶藜访有熊。

烦君问讯须珍重,早晚徵车起卧龙。

(0)

次仲氏以静客龙湖见寿·其二

山城望见鹡鸰原,衣锦乡中草树妍。

铁笛谁当吹舞鹤,银槎我欲挟飞仙。

蘋花数剪微波浸,桂树三更片月悬。

老去揆初仍作客,诸生郑重秩初筵。

(0)

次萧子所至日怀京国·其二

綵笔何人动藻旒,南郊仪礼若为优。

明时鼎鼎风云会,载籍茫茫烟海浮。

璧水育材须妙选,钟山应制岂凡流。

德星聚处还知否,别有风流陈太丘。

(0)

用方壶韵题曾子元晴雪轩

闻道幽斋傍雪成,六花飞舞集檐楹。

天游杳杳虚生白,云卧沉沉夜自明。

冰茧寒光宜客赋,阳春古调待谁鸣。

烟波却有玄真子,时向城南问独清。

(0)

题隐者山房

隐者壶中日,仙家劫外天。

晴虹出丹室,玄鹤戏芝田。

待客沉香火,清神枸杞泉。

何当谢尘事,闲说赤乌年。

(0)

对菊咏·其一

独对秋风感客怀,南山旧业半蒿莱。

浮生想被微名绊,知得花前醉几回。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