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张伯起入都二首·其二》
《送张伯起入都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西湖风景异,因仕住桐川。

太守令求宅,诸生为买田。

冷官可喜远道老堪怜。

何似严滩守,投簪十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风景(fēng jǐng)的意思:指美丽的自然景色或景致。

何似(hé sì)的意思:表示与之相比或相似的事物相差很远,形容差距非常大。

可喜(kě xǐ)的意思:令人欣喜、值得庆贺。

冷官(lěng guān)的意思:指官职低微、无权无势的官员。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太守(tài shǒu)的意思:指官职品级较高的地方官员。

投簪(tóu zān)的意思:投簪是指投资、花费,特指为了某个目的而付出代价。

西湖(xī hú)的意思:西湖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座著名湖泊,因其美丽的风景而被称为“人间天堂”。西湖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或令人心醉的环境。

严滩(yán tān)的意思:形容环境险要,难以通过或涉足。

远道(yuǎn dào)的意思:远远的路程。

诸生(zhū shēng)的意思:指众多的学生或学者。

翻译
西湖的风光特别不同寻常,因为做官我来到了桐川。
太守下令要找房子,学生们帮忙购置田地。
虽然官职冷清但令人欢喜,因为远离家乡的老者值得同情。
哪比得上严滩的守吏,他已弃官归隐二十年。
注释
西湖:杭州的著名湖泊。
异:特殊,与众不同。
仕:做官。
桐川:古代地名,今浙江桐庐一带。
太守:州郡的长官。
令:命令。
宅:住宅。
买田:购买田地。
冷官:清闲且不受重视的官职。
清可喜:清静而令人愉快。
远道:远方的人,此处指离家远的官员。
老堪怜:年迈值得同情。
严滩守:严滩的守吏,可能指某位在严滩任职的人。
投簪:古代官员辞官的象征,比喻弃官。
二十年:长达二十年的时间。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朋友离别的惆怅和怀念的诗句。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赏,以及对友情深厚的情感。

"西湖风景异," 这一句点出了西湖的美丽独特,设定了整个诗歌的意境。

"因仕住桐川。" 说明诗人因为仕途之故而居住在桐川,这里的“仕”指的是做官,“住”则是居住。

"太守令求宅,诸生为买田。"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宁静的生活场景,其中“太守”指的是地方长官,"令"表示命令或吩咐,“求宅”意味着寻找或者要求住宅;而“诸生”则是对朋友、同辈的一种尊称,“为买田”表达了他们为了安居乐业而购买土地的愿望。

"冷官清可喜,远道老堪怜。"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当前环境和心境的感受。“冷官”可能指的是不再忙碌于仕途的生活,“清可喜”表达了这种状态下的宁静快乐;“远道”意味着长时间的旅途或距离,"老堪怜"则是对远方朋友年迈孤独境况的一种同情。

最后两句"何似严滩守,投簪二十年。" 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某位守节不移官员(严滩守)的赞赏。“何似”即“怎能相比”,这里用来强调严滩守的高尚品格;而“投簪”则是指辞官归隐,"二十年"则表明了这位官员在职多年的坚守和忠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友情和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清净生活的情怀。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嘲毛鸿宾郭嵩焘联

人肉食完,莫辨虎豹犬羊之鞟;

地皮铲尽,何有涧溪沼沚之毛。

(0)

新都节孝总坊联

惜无三代采风诗,叶行露柏舟,同登四始;

可当一部列女传,与磨笄化石,并峙千秋。

(0)

盛京后宫东西门春联

日映东隅,被光华于艺圃;

源流北海,挹沆瀁之文澜。

(0)

以梦中句巧对朝鲜国王

皂荚倒垂千锭墨;芭蕉斜卷一封书。

(0)

门联

兄进士,弟进士,一天雨露;

南御史,北御史,两地风霜。

(0)

武原十五咏·其十四紫微山寺

双峰缥缈割烟霞,朱土青林映碧沙。

花满禅房分涧壑,山藏树杪出人家。

碧云寺冷看题碣,天目僧来约采茶。

不惮寻幽还屡憩,飞泉石磴故纡斜。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