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思 善 堂 宋 /张 舜 民 春 风 长 万 物 ,棘 子 犹 卷 然 。及 至 华 实 稠 ,已 悲 霜 露 先 。功 随 四 时 去 ,不 待 三 牲 全 。所 以 陟 屺 人 ,设 身 常 舍 旃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待(bù dài)的意思:不等待,不耐烦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风长(fēng cháng)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无法阻挡。
华实(huā shí)的意思:形容事物美好,充满华丽和实用价值。
棘子(jí zǐ)的意思:指尖锐而有刺的东西,也比喻难以解决或处理的问题或困难。
及至(jí zhì)的意思:表示某事物一直持续到特定的时间或地点。
卷然(juàn rán)的意思:形容事物忽然变化、突然发生。
三牲(sān shēng)的意思:指古代祭祀时所用的牛、羊、猪三种牲畜的总称。
设身(shè shēn)的意思:设身是指设想自己处于他人的立场上,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体谅他人的感受。
霜露(shuāng lù)的意思:霜和露是自然界的两种现象,霜指寒冷季节夜晚空气中的水汽结晶,露指早晨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液体。成语“霜露”比喻时机、机会或境遇。
四时(sì shí)的意思:四季,指一年四个季节的循环变化。
所以(suǒ yǐ)的意思:因此,由此推断出的结果。
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陟屺(zhì qǐ)的意思:指一个人在职位上逐级晋升,层层攀升。
- 注释
- 春风:温暖的春风。
棘子:荆棘植物。
华实:花朵和果实。
霜露:秋天的霜和露水,象征岁月流逝。
四时:四季。
三牲: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
陟屺人:登高眺望的人。
舍旃:舍弃,放下。
- 翻译
- 春风催生万物生长,荆棘丛中也显生机。
等到花朵和果实繁多时,却已面临霜降露凝的悲伤。
功劳随着四季更迭而消失,不必等待丰盛的祭品来完成。
因此,登高望远的人,常常放下世俗的追求。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的景象,但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过渡迅速、易逝的人生和时光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反映出生命的脆弱和时间的流逝。
"春风长万物"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带给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然而紧接着的“棘子犹卷然”则显示了一种对比,即在生机勃发的同时,还有一些事物(如棘子)尚未完全展开,暗示着万物复苏并不均衡。
"及至华实稠"指的是春天花朵盛开之时,但随后的“已悲霜露先”则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秋风和寒露可能带来毁灭的忧虑。这里体现了一种对自然界无常的感悟。
"功随四时去,不待三牲全"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易逝。诗人提到“功”即是指事物的成就或结果,这些都跟着季节的变化而消散,而不等待完全的实现(如“三牲全”意指祭祀时所需的完整牺牲,即完整的事物)。这表达了一种对人生和努力无常的感慨。
最后,“所以陟屺人,设身常舍旃”则是诗人基于前述自然界变化与生命脆弱的观察,提醒人们要有所作为,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自己的价值,不要等到时光消逝。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自然无常的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