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看斩猫话,羞作扣牛歌。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薜萝(bì luó)的意思:指藤本植物的一种,比喻人或事物的形象美丽而娇嫩。
卜筑(bǔ zhù)的意思:卜筑是一个古代的成语,意为预测建筑。它形容人们在建筑之前,先进行卜问神明,以预测建筑的好坏。
蚕室(cán shì)的意思:蚕室是指蚕吐丝结茧时所住的地方,比喻人勤奋工作、专心致志的状态。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门生(mén shēng)的意思:门生指的是学生或弟子。在古代,门生是指拜师学习的人,现代多用来形容得到某人指导并受其影响的人。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小隐(xiǎo yǐn)的意思:隐藏、掩藏自己的行迹或真实意图。
行婆(xíng pó)的意思:指行为不端正、品行不良的妇女。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中生活的宁静与淡泊。首句“清时甘小隐”,点明了诗人选择隐居的原因,在清明的时代里,愿意过上简朴的小隐生活。接着,“卜筑在山阿”描述了他选择在山脚下建造住所,远离尘嚣,亲近自然。
“家有传蚕室,机如凌行婆”两句,通过“传蚕室”和“机如凌行婆”的比喻,展现了隐士生活的另一面——养蚕织布,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这里“凌行婆”可能是指一种织布技艺,暗示着诗人不仅生活简单,而且有着一定的手工艺技能。
“閒看斩猫话,羞作扣牛歌”则进一步展示了隐士的生活情趣。闲暇时,他可能在观察或参与一些日常事务,如“斩猫话”可能指处理家中事物,而“扣牛歌”则可能是对农事活动的描述。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更倾向于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和谐,而非世俗的热闹与喧嚣。
最后,“不出又三月,柴门生薜萝”以时间的流逝为背景,描绘了隐居生活的持续与自然环境的变迁。三月的时间跨度,暗示了隐居生活的悠长与稳定;而“柴门生薜萝”则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环境对隐居之所的侵染,象征着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隐士在山中生活的宁静、自足与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吕居仁宿盘溪
君诗如芝兰,君操如松竹。
宁当食舍鱼,坐待熊蹯熟。
申商掩仁义,已作高阁束。
长吟失憔悴,短缀谢烦促。
自然四壁空,惟有三冬足。
我怀嵩少游,已办巾一幅。
愿言山中友,先登惟子独。
须烦悬河辩,令我千兔秃。
归来诗满囊,大胜富润屋。
穷通有定分,凫胫悲所续。
一醉盘溪堂,自取君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