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至未弥月,长景已旋晷。
声变蜩成蝉,色夺朱为紫。
代谢(dài xiè)的意思:指生物体内物质的转化过程,也用来比喻事物的变化或发展。
都来(dōu lái)的意思:指人群或物品聚集在一起,形容非常热闹或拥挤。
俄延(é yán)的意思:迟延或拖延
何似(hé sì)的意思:表示与之相比或相似的事物相差很远,形容差距非常大。
金乌(jīn wū)的意思:指太阳。
今昔(jīn xī)的意思:指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表示时间的变迁和事物的变化。
弥月(mí yuè)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延续许久。
南征(nán zhēng)的意思:南征是一个表示向南征战或征服南方的成语。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七政(qī zhèng)的意思:指七种重要的政治原则或政策。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殊轨(shū guǐ)的意思:指与众不同,与常规不同。
四序(sì xù)的意思:
指春、夏、秋、冬四季。《魏书·律历志上》:“然四序迁流,五行变易。” 唐 王勃 《守岁序》:“春、秋、冬、夏,错四序之凉炎。” 清 顾炎武 《华山》诗:“四序乘金气,三峯压 大河 。”
停止(tíng zhǐ)的意思:停止行动或活动。
徙倚(xǐ yǐ)的意思:倚靠、依赖。
消息(xiāo xī)的意思:形容人们因为谣言、传闻或消息的传播而惊慌失措,心惊胆战。
一例(yī lì)的意思:指同类事物中的一个例子或一个典型情况。
阴云(yīn yún)的意思:指不祥的预兆或困境即将到来的迹象。
终古(zhōng gǔ)的意思:终古是一个用于形容时间非常久远或永久不变的词语。
这首诗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名为《日影》,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四季更替中日影变化的自然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哲思。
首句“四序有代谢,七政无停止”点明了自然界四季更迭与天体运行的规律性,暗示着宇宙间的一切皆遵循着既定的法则。接下来,“都来一消息,终古理如此”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规律的永恒性和普遍性,无论古今,自然界的运作始终遵循着不变的秩序。
“短至未弥月,长景已旋晷”描述了冬至前后日影的变化,冬至时日短夜长,而随着季节的转换,日影逐渐延长,反映了地球公转轨道对日照时间的影响。诗人以“徙倚”形容人们在晴天时的悠闲姿态,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闲适状态的向往。
“金乌渐南征,花影忽北徙”中的“金乌”是古代对太阳的美称,此处形象地描绘了太阳从南向北移动的过程,同时,花影也随之由南向北迁移,生动展现了季节变换的自然现象。接着,“声变蜩成蝉,色夺朱为紫”通过蝉声的变化和颜色的转换,进一步展示了夏秋之交的自然景观,蝉鸣声的转变象征着季节的更替,而“朱为紫”的比喻则可能暗指色彩的微妙变化,或是诗人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敏感捕捉。
最后,“年年纵一例,今昔终殊轨。亶矣不俄延,所学嗟何似”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虽然每年的自然现象似乎遵循着相似的规律,但每个时刻都是独一无二的,无法复制。诗人在此反思自己的学习和修为,或许在思考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瞬息万变的世界,体现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沉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日影变化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也蕴含了对时间、生命、学习等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个人修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