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山色好,不似未晴时。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雨 晴 到 江 上 宋 /张 九 成 今 朝 山 色 好 ,不 似 未 晴 时 。路 转 沙 汀 出 ,桥 回 榉 柳 移 。群 山 来 衮 衮 ,积 水 去 披 披 。云 叶 多 奇 态 ,苹 花 弄 晚 姿 。人 家 机 杼 急 ,野 寺 鼓 钟 迟 。欲 去 不 得 去 ,冥 搜 足 此 诗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朝山(cháo shān)的意思:指朝拜山神或山神庙宇,也可引申为向山行进。
多奇(duō qí)的意思:形容事物异常奇特、多样化。
鼓钟(gǔ zhōng)的意思:表示通过鼓励或警示来推动事物发展或改变。
衮衮(gǔn gǔn)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有威严。
积水(jī shuǐ)的意思:指因雨水长时间不排除而形成的水积聚的现象。
机杼(jī zhù)的意思:指纺织的机器中的主要部件,比喻事物的核心或关键。
今朝(jīn zhāo)的意思:指现在、此时此刻。
榉柳(jǔ liǔ)的意思:指人的性格刚毅坚定,像榉树和柳树一样有坚韧的品质。
冥搜(míng sōu)的意思:冥搜是一个汉语成语,意为在黑暗中摸索、寻找。形容没有线索或目标的情况下,进行盲目的搜寻。
披披(pī pī)的意思:
(1).飘动貌。《楚辞·九歌·大司命》:“灵衣兮披披,玉佩兮陆离。”《文选·潘岳<寡妇赋>》:“仰神宇之寥寥兮,瞻灵衣之披披。” 刘良 注:“披披,动皃。” 明 唐寅 《惜梅赋》:“县庭有梅株焉,吾不知植于何时,荫一亩其疏疏,香数里其披披。” 清 金农 《次看山驿》诗:“稊田米贱那得食,短后之衣风披披。”
(2).散乱貌。《楚辞·刘向<九叹·思古>》:“髮披披以鬤鬤兮,躬劬劳而瘏悴。” 王逸 注:“披披、鬤鬤,解乱貌也。” 宋 梅尧臣 《送王道粹学士知亳州》诗:“八月风渐高,木叶将披披。” 苏曼殊 《岭海幽光录》:“余与 张子 生逢斯世,有髮而不能保,月一薙之;无使其短而种种,长而披披,故 张子 以其秃为幸而颂之。”群山(qún shān)的意思:形容山峰连绵,群峰聚集的景象。
人家(rén jiɑ)的意思:人家指别人或他人,多用于指代对方的家庭、身份或情况。
沙汀(shā tīng)的意思:指沙洲或沙滩上的平坦地带,比喻没有阻碍、没有障碍物的顺利道路。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野寺(yě sì)的意思:指没有经过修缮、管理的庙宇或寺院。
云叶(yún yè)的意思:形容事物轻盈、飘逸,如云彩和树叶般轻盈飘动。
- 注释
- 山色:今天的山景。
未晴:雨后未完全放晴。
沙汀:水边沙滩。
榉柳:一种树木。
衮衮:连续不断, 山势起伏。
披披:形容水面波动。
云叶:云朵的形状。
晚姿:傍晚的景象。
机杼:织布机。
急:快速。
鼓钟:寺庙的钟声。
迟:缓慢。
欲去不得去:想离开又舍不得。
冥搜:深入思考, 创作灵感。
- 翻译
- 今日的山色特别美,不像雨后天晴前的样子。
道路在沙洲上蜿蜒,桥梁映衬着变换的榉柳树影。
连绵起伏的群山像波浪般涌来,积水退去,水面波动。
云朵形状奇特,萍花在傍晚展现出美丽的姿态。
村舍里织布机声急促,野外寺庙的钟声悠长。
我想离开却舍不得,这美景激发我创作了这首诗。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初晴的山水画卷,通过对比未晴时景象与现在的不同,展现了自然界在雨过天晴之后的美丽景色。开篇两句“今朝山色好,不似未晴时”表明山色的变化,未晴时可能蒙蒙胧胧,而今朝则清晰可见,山色显得更加鲜明。
接下来的“路转沙汀出,桥回榉柳移”则描绘了雨后的河流与桥梁的景象。道路在曲折中展现,桥梁随着树木的摇曳而似乎也在移动,这是对动态美的一种捕捉。
“群山来衮衮,积水去披披”则写出了雨后山川的恢宏气势。群山如同巨兽般走来,而积水则像长发一般流淌。这两句增强了景象的动态感和空间感。
“云叶多奇态,蘋花弄晚姿”一段,则是对天空与地面植物的描绘。云朵变幻莫测,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而水面的蓉花在傍晚时分散发出它们最后的光彩。
“人家机杼急,野寺鼓钟迟”一句,则是对人间生活的点睛之笔。人们在雨后的忙碌与寺院中悠扬的钟声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环境下的人生状态。
最后,“欲去不得去,冥搜足此诗。”表达了诗人面对这般美景,不忍离去的心情,以及通过诗歌来尽情享受和记录这种美好时光的愿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