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不应(bù yīng)的意思:不应指的是不应该,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是不应该发生或存在的。
东湖(dōng hú)的意思:指东边的湖泊,也用来比喻在东方的某个地方。
奉白(fèng bái)的意思:指对别人的意见或建议不加思考地全盘接受。
归计(guī jì)的意思:指归结分析、总结归纳。
举世(jǔ shì)的意思:指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人知、人所共知的。
鲤鱼(lǐ yú)的意思:比喻人通过努力和机遇,成功地突破障碍,达到更高的境界。
取奉(qǔ fèng)的意思:取,取得;奉,奉献。指获取并奉献出来。
三日(sān rì)的意思:指短时间内,只有三天的时间。
野水(yě shuǐ)的意思:指没有经过加工、调整或管束的自然状态,形容情况或事物的原始、自然、未受限制的状态。
一家(yī jiā)的意思:指整个家庭,也可指一个行业或组织的全部成员。
应人(yìng rén)的意思:根据不同的情况和人物作出相应的反应或处理。
渔夫(yú fū)的意思:指渔民,也用来形容专心致志做某件事情的人。
白头亲(bái tóu qīn)的意思:夫妻恩爱,白头偕老
一家春(yī jiā chūn)的意思:指一家人团聚,欢乐的场景。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屈翁山的文人,在小除(农历新年)后的第三天,决定搬家至东湖居住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亲情的深切关怀。
首句“举世皆归计”,表达了世人都在规划着回归或定居的想法,而屈翁山却选择了与众不同的道路。接着,“惟君问去津”一句,点出屈翁山在寻求前往东湖的路径时,内心充满了对未知的探索和期待。
“天无三日腊,海有一家春”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东湖的春天与外界的寒冬相对比,强调了东湖作为避风港的温暖与生机。这里的“腊”字,既指农历十二月的寒冷时节,也暗喻着世间的艰难困苦,而“春”则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野水亦照叶,渔夫不应人”描绘了东湖边宁静祥和的景象,野水倒映着树叶,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而渔夫悠闲自得,似乎与世隔绝,远离尘嚣。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反映了屈翁山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东湖鲤鱼好,取奉白头亲”表达了屈翁山在东湖定居后,不仅享受着自然的美好,还能为年迈的父母提供美味的食物,体现了他对家庭责任的担当与孝顺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屈翁山在追求个人理想与家庭责任之间的平衡,以及他对自然美景与亲情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十月二十八日夜鸡初鸣时梦与数女仙遇其一作诗示予颇哀怨如人间语惟末句稍异予戏之曰若无此句不可为神仙矣其一从傍戒曰汝当勿忘此规作诗者甚有愧色予颇悔之既觉赋两绝句以解嘲·其一
玉姝眉黛翠连娟,弄翰闲题小碧笺。
人世愁多无著处,故应分与蕊宫仙。
题读书林
诸君著意读书林,好去鸢鱼个里寻。
不必浪浮空记诵,且须识取各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