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钵沿门日,长途冬复残。
请师驻芒屦,姑了此心安。
白眼(bái yǎn)的意思:用眼神表示不满、轻视或嘲笑
长途(cháng tú)的意思:指路途遥远,旅途劳累。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黄金(huáng jīn)的意思:指黄金这种贵重的金属,也可用来比喻非常宝贵、珍贵的事物。
金贵(jīn guì)的意思:指珍贵、宝贵的意思。
芒屦(máng jù)的意思:指不修边幅的样子。
乞食(qǐ shí)的意思:指以乞讨为生,靠向别人讨要食物来维持生计。
世路(shì lù)的意思:指人生道路、社会环境或人际关系。
行知(xíng zhī)的意思:指行动与知识相结合,即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智慧。
修行(xiū xíng)的意思:指修炼道德修养,追求心灵的升华和境界的提高。
眼看(yǎn kàn)的意思:立刻;马上
遇人(yù rén)的意思:遇到合适的人或机会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脚僧在漫长旅途中的艰辛与孤独,以及他对修行的坚定信念。首句“一钵沿门日”生动地展现了僧侣每日乞食的生活状态,以“一钵”象征简朴的生活,以“沿门日”描绘其每日行走于街头巷尾,寻求施舍的情景。接下来的“长途冬复残”,则进一步强调了僧侣行脚的艰苦与漫长,冬去春来,岁月更迭,依旧在路上。
“修行知独苦,乞食遇人难。”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僧侣对修行之路的理解与体悟——修行本身就是一种孤独而艰难的旅程,而乞食时遭遇他人的冷漠或不理解更是增加了这份困难。这种生活状态虽苦,但僧侣并未因此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与追求。
“世路黄金贵,风尘白眼看。”这两句则从社会的角度出发,对比了世俗中金钱地位的尊贵与僧侣眼中世界的平和与真实。通过“白眼看”这一动作,诗人巧妙地传达出僧侣对于世间繁华与物质追求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内心世界纯净追求的坚持。
最后,“请师驻芒屦,姑了此心安。”表达了诗人对僧侣的敬仰与期待,希望僧侣能够停下脚步,让心灵得到片刻的安宁与满足。这不仅是对僧侣修行成果的一种肯定,也是对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行脚僧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僧侣在艰苦环境中对修行的执着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我曾泊棹西湖滨,千树万树梅花春。
孤山月照一蓬雪,十里湖光如烂银。
兴豪对客酣清宴,达旦赓吟骋雄健。
灯前索纸呵手题,霜兔鏦锵冰满砚。
年来浪迹随西东,看花多在驱驰中。
纵有香醪对明月,浑无好兴酬春风。
只今书剑来京国,欲访梅花杳难得。
亭馆多栽逞艳姿,山林谁重凌寒色。
春来未几薄雪馀,寒驴偶过西城隅。
疏花寂历三五树,中有一室幽人居。
室中幽人广平后,旅寓看花为花瘦。
窗横古影神愈清,杯吸寒香骨应透。
相逢休言一事无,邻家有酒须剩沽。
趁取楼头未吹角,莫教地上鱼鳞铺。
我因看花狂兴发,花应笑我生华发。
曲逆长贫岂足论,冯唐已老谁能拔。
怜君与我同襟期,看花酌酒情相宜。
百年一任世所弃,寸心独许花相知。
我家君家隔江浙,一水相通吴与越。
此夕何如对榻眠,梦魂还醉西湖月。
《过梅花堂》【明·王绂】我曾泊棹西湖滨,千树万树梅花春。孤山月照一蓬雪,十里湖光如烂银。兴豪对客酣清宴,达旦赓吟骋雄健。灯前索纸呵手题,霜兔鏦锵冰满砚。年来浪迹随西东,看花多在驱驰中。纵有香醪对明月,浑无好兴酬春风。只今书剑来京国,欲访梅花杳难得。亭馆多栽逞艳姿,山林谁重凌寒色。春来未几薄雪馀,寒驴偶过西城隅。疏花寂历三五树,中有一室幽人居。室中幽人广平后,旅寓看花为花瘦。窗横古影神愈清,杯吸寒香骨应透。相逢休言一事无,邻家有酒须剩沽。趁取楼头未吹角,莫教地上鱼鳞铺。我因看花狂兴发,花应笑我生华发。曲逆长贫岂足论,冯唐已老谁能拔。怜君与我同襟期,看花酌酒情相宜。百年一任世所弃,寸心独许花相知。我家君家隔江浙,一水相通吴与越。此夕何如对榻眠,梦魂还醉西湖月。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3167c6e7f535520538.html
巫山高,犹可陟。江之永,限南国。
我欲西游,谁为泛舟?我陆无舆,我行安休?
翩翩悠悠。郁郁阳台,霭霭朝云。有所思,思美人。
美人不可见,猿狖今为群。
猿狖隐尔形,鸣声还独闻。黯山谷,惨晨昏。
泫予泪,盈衣巾。嗟彼嗷嗷愁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