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伯阳(bó yáng)的意思:指聪明、机智、智慧出众。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春秋(chū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大朴(dà piáo)的意思:形容人的性格朴实、真诚,不做作。
颠困(diān kùn)的意思:形容境况困顿、痛苦艰难。
反顾(fǎn gù)的意思:指回头看,表示犹豫不决,不敢向前。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冯夷(féng yí)的意思:形容思想、行为不切实际、脱离实际。
格言(gé yán)的意思:
[释义]
(名)含有教育意义的成语,如“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构成]
偏正式:格(言
[例句]
这是一句格言。(作宾语)海若(hǎi ruò)的意思:形容海洋广阔无边。
华颠(huá diān)的意思:指人的容貌高雅美丽,举止端庄大方。
黄河(huáng hé)的意思:指黄河,也用来比喻强大的力量或不可遏制的势头。
蟪蛄(huì gū)的意思:指人们坚持保守、守旧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家人(jiā rén)的意思:指亲属、家庭成员。
交流(jiāo liú)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互相沟通、交换思想、信息、经验等。
惊春(jīng chūn)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时,万物苏醒,生机勃勃,给人以惊喜之感。
久已(jiǔ yǐ)的意思:长久以来已经存在或已经发生。
名家(míng jiā)的意思:指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具有卓越才能、高超技艺的人。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强识(qiáng zhì)的意思:指人的记忆力非常强,能够记住很多事物。
秋水(qiū shuǐ)的意思:形容水面清澈透明,如秋天的水。
曲士(qǔ shì)的意思:形容人的性格弯曲,不正直。
儒墨(rú mò)的意思:儒墨指的是儒家和墨家,是中国古代两种不同的思想流派。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两种不同的观点或立场之间的对立。
如麻(rú má)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像麻一样密集纷杂。
上来(shàng lái)的意思:指事物从下往上或由远处移动到近处。
天上(tiān sh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美好的境地或事物。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通川(tōng chuān)的意思:通川是一个指代两个地名的成语,通指连接,川指川地,表示两地之间有通路相连。
为言(wéi yán)的意思:为别人说话或发表意见。
刑名(xíng míng)的意思:指受到法律惩罚而被迫改变姓名。
玄虚(xuán xū)的意思:玄虚指深奥而难以理解的事物,也可以表示虚幻不实的事物。
言乱(yán luàn)的意思:指言辞混乱,语言杂乱无章。
一曲(yī qǔ)的意思:指一首曲子,也用来比喻一段事情或一段时间。
章句(zhāng jù)的意思:指文章或言辞的言之有物、章法有序。
支流(zhī liú)的意思:支流指的是河流或水系中的次要分支,也可以用来比喻某个事物或概念的次要分支或派生物。
自名(zì míng)的意思:
(1).自称;自命。 宋 苏轼 《辛丑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途中作口号》:“诗人如布穀,聒聒常自名。”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京师沟渠极深广,亡命多匿其中,自名为‘无忧洞’。”《金史·陈规传》:“南渡后,諫官称 许古 、 陈规 ,而 规 不以訐直自名,尤见重云。”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做“杂文”也不易》:“虽然自名为‘文艺独白’,但照 林先生 的看法来判断,‘散文非散文,小品非小品’,其实也正是‘杂文’。”
(2).因自己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而闻名。《南史·文学传·吴均》:“先是, 均 将著史以自名,欲撰《齐书》,求借 齐 起居注及群臣行状。” 唐 韩愈 《张中丞传后序》:“ 翰 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 金 王若虚 《诗话》:“近岁诸公以作诗自名者甚众,然往往持论太高。”
(3).自通名姓。《后汉书·赵孝传》:“ 孝 既至,不自名,长不肯内。”宗本(zōng běn)的意思:宗本是一个古代汉字词语,意为祖宗的根本,指家族的起源或根基。
足多(zú duō)的意思:足够多,数量充足
不足多(bù zú duō)的意思:不够多,数量不足
- 翻译
- 黄河源自天边,一首歌流淌千里。
河神冯夷遇见海神若,回头已忘记秋天的河水。
广阔的河流不值得过多赞美,支流众多难以一一记录。
原始的大道早已失落,各种言论纷繁如乱麻。
儒家、墨家和法家思想交流碰撞,各自创立独特学派。
狭隘的知识分子执着于自己的观察,只摘取表面的精华。
老子深入探究万物的根本,讲述天地初创的故事。
蝉的一生短暂,无法理解春秋的变迁,深奥的道理隐藏在玄妙之中。
白发学者沉溺于繁琐的经文,勉强还能辨认家人的书信。
- 注释
- 冯夷:古代传说中的河神。
海若:古代传说中的海神。
通川:广阔的河流。
支流:河流的分支。
大朴:原始的、未雕琢的大道。
儒墨:儒家和墨家。
刑名:法家思想。
曲士:见识浅陋的人。
伯阳:老子的别称。
蟪蛄:蝉的一种,生命周期短。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华镇的《咏古十六首》之三,以黄河入题,寓言深沉,富有哲理。首句“黄河天上来”,形象地描绘了黄河源头的壮丽景象,象征着宏大深远的宇宙和自然之力。接下来,“一曲一千里”强调黄河蜿蜒曲折的地理特点,也暗示了人生的曲折与变迁。
“冯夷值海若,反顾忘秋水”借神话中的河神冯夷与海神海若相提并论,表达对人生短暂与广阔的感慨。诗人认为,即使在广阔的天地间,人们也容易被眼前的事物所吸引,忘记更深远的思考。
“通川不足多,支流宁复纪”进一步阐述,世间万物繁多,但真正重要的是根本和主线,而非琐碎的分支。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儒家、墨家、法家等学说的看法,认为它们虽然各有特色,但都应回归事物的根本原则。
“大朴久已丧,群言乱如麻”批评社会上各种理论纷繁复杂,失去了淳朴的本质。接下来,诗人批评了那些拘泥于局部、过分追求华丽辞藻的学者,指出真正的智慧在于探究事物的根源,如老子的道家思想。
“伯阳究宗本,为言天地初”提到老子李聃,他深入探究宇宙的起源,主张朴素无为。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向往。“蟪蛄惊春秋,格言落玄虚”则批评那些过于玄妙的言论脱离实际。
最后两句,“华颠困章句,强识家人书”以个人的困顿经历,感叹研习经典到老,仍未能摆脱文字的束缚,表达了对知识追求的反思和对简单生活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黄河的意象,寓言般地探讨了人生、学术和社会的诸多问题,展现出诗人深厚的历史文化素养和独特的哲学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题周子中监丞万象台
昔从永和望青原,永和在地山在天。
今从青原望万象,青原在下台在上。
乘成先生学海龙,眼高四海空复空。
如登中天骛八极,下视积苏同绛宫。
万物一马喻多少,漆园小家穷计校。
须弥芥子亦未妙,葱岭老胡乌知道。
此诗解嘲仍索闹,举似先生应绝倒。
夏日小饮分题得菱用辘轳体
不是齐堂觳觫生,如何双抵独峥嵘。
犀中忽有红尖角,天上也无甜底冰。
只爱衣裳桃杏浅,谁知肌骨雪霜明。
酒徒苦问渠名姓,无姓无名字子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