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庚子岁海印寺再举同年会纪事四首·其三》
《庚子岁海印寺再举同年会纪事四首·其三》全文
明 / 唐顺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故游经绣陌初地松扉

可那看花伴,年年渐觉稀。

一钟收宿雨双树余晖

若问龙池劫,谁能不醉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初地(chū dì)的意思:初次踏入陌生的地方或领域。

地入(dì rù)的意思:表示事物进入地下或被埋入地下。

看花(kàn huā)的意思:看花指目光不专注、注意力不集中,只顾观看花朵而忽略了其他重要事物。

龙池(lóng chí)的意思:指非常深的池塘或湖泊,也比喻深奥的学问或博大精深的事物。

那看(nà kàn)的意思:表示对某事或某人的态度不确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

能不(néng bù)的意思:表示不可避免、难以避免。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双树(shuāng shù)的意思:指两棵相邻的树木,比喻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

松扉(sōng fēi)的意思:指门户宽松,不加禁锢,比喻治理宽松,不加限制。

宿雨(sù y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雨水,也比喻积累已久的情感或事物。

绣陌(xiù mò)的意思:形容街道宽阔、整洁美丽。

余晖(yú huī)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后,天空中残留的光亮。比喻事情即将结束,但还有一丝希望或余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参加庚子岁海印寺的同年会时所见的景象与内心的感受。首句“故游经绣陌”,诗人回忆起往昔在绣花小径上漫步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接着,“初地入松扉”一句,暗示着这次聚会的地点,松木门扉映衬出一种庄重而清新的氛围。

“可那看花伴,年年渐觉稀”,诗人感叹于岁月流逝,曾经一同赏花的朋友越来越少,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细腻与深情。

下半部分,“一钟收宿雨,双树带余晖”描绘了聚会时的自然环境,雨后的宁静与夕阳的余晖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宁静的氛围。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反映了他对当下聚会场景的珍惜。

最后,“若问龙池劫,谁能不醉归”一句,以龙池劫为喻,表达了聚会的欢乐与满足感。即使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人们也能在这样的欢聚中找到心灵的慰藉,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让人不禁沉浸其中,不愿离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当下聚会的珍惜与满足,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唐顺之

唐顺之
朝代:明   号:荆川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生辰:公元1507~1560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猜你喜欢

答余洪范二首·其二

悬磬斋厨数米炊,贫中气味更相思。

可无昨日黄花酒,又是春风柳絮时。

(0)

铜官僧舍得尚书郎赵宗闵墨竹一枝笔势妙天下为作小诗二首·其二

独来野寺无人识,故作寒崖雪压枝。

想得平生藏妙手,只今犹在鬓如丝。

(0)

南楼画阁观方公悦二小诗戏次韵·其二

重山复水绕深幽,不见高贤独倚楼。

手拂壁间留恨句,凌波微步有人愁。

(0)

和谢公定河朔漫成八首·其四

莱公庙略传耆旧,韩令风流在井疆。

安用鸣鼛增汉垒,不妨罗拜下诸羌。

(0)

句:诗二句

千层高阁侵云汉,双派清流透石岩。

(0)

观化十五首·其一

柳外花中百鸟喧,相媒相和隔春烟。

黄昏寂寞无言语,恰似人归锁管弦。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