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思》全文
- 鉴赏
这首《闺思》由明代诗人殷奎所作,通过对雁的描绘,巧妙地表达了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
“万里音书隔”,开篇即点出主人公与丈夫相隔万里,音信不通的现实状况,营造了一种深深的孤独与寂寞感。在广袤无垠的空间距离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异常脆弱,思念之情如潮水般涌动,难以抑制。
“归期日夜猜”,紧承上句,进一步描绘了女子内心的焦虑与期待。她日复一日,夜复一夜地猜测着丈夫的归期,这种等待充满了不确定性和煎熬,展现了女性细腻而敏感的情感世界。
“沙头一雁下”,笔锋一转,将视线转向自然界的景象。一只大雁降落在沙滩之上,这一幕看似寻常,却在女子心中激起了波澜。雁是迁徙的象征,它或许承载着远方的信息,或是暗示着某种可能的归期。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深化了主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女子对雁的特殊情感寄托。
“可是渭川来”,结尾一句提出了疑问,是否这只雁是从渭川那边飞来的?渭川在这里可能象征着丈夫的故乡或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这一问句既表达了女子对雁的期待,也暗含了对丈夫归来的渴望。通过这一问,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紧密相连,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情感更加饱满。
综上所述,《闺思》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巧妙的构思,成功地捕捉并传达了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诗中的自然景象被赋予了情感色彩,成为了表达思念的载体,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富含深意,堪称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