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寺依横峤,开门对远汀。
闻之心已渴,见者眼皆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的《游齐觉寺(其一)》,描绘了寺庙选址的独特之处和环境之美。首句“筑寺依横峤”,写出了寺庙建在山岭之旁,地理位置独特;“开门对远汀”则展现了寺门开阔,面对着远处的水边洲渚,视野开阔。接下来,“闻之心已渴,见者眼皆醒”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感受,表达了诗人被这里的宁静与清新所吸引,仿佛心灵得到了滋润,眼前景色使人精神为之一振。
“水泻鸭头绿”运用比喻,形容流水清澈如鸭头之色,生动形象;“山排螺髻青”则以螺髻状的山峰比喻青山连绵起伏,色彩清翠。最后两句“他无避地处,得此可忘形”,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超脱尘世、让人心灵得到解脱的环境的赞美,认为在这里可以忘却世俗的束缚,达到物我两忘的境地。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与内心感受相结合的山水诗,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禅意生活的向往。
昨夜梦还乡,青山苔磴曲。
缘云陟香炉,萝衣溅寒瀑。
落日叫鼪鼯,遥天飞属玉。
前峰半临湖,老骥渴奔谷。
后崦互绵联,群龙争拱伏。
敷敷风外花,薿薿涧中木。
跻险觉伤神,瞩遐况清目。
咫尺接三山,溟波才一掬。
仙人隔微茫,下士空局躅。
石洞綍阴厓,琳宫亘华屋。
禹穴不可探,金书藏剩馥。
流传失其真,遗音竟谁续。
岩阿得禅栖,见客喜能肃。
名缁嗜烟霞,肺腑在林麓。
雨卧杖生鳞,烟吹铛折足。
清钟咽朝霜,忽觉恨鸣速。
惊起窗欲明,寤言黍方熟。
偶披群公诗,如叶大人卜。
咏之昼忘疲,字字恒三复。
搜枯和斯章,祗搅十年读。
《次韵香炉峰为思上人》【明·溥洽】昨夜梦还乡,青山苔磴曲。缘云陟香炉,萝衣溅寒瀑。落日叫鼪鼯,遥天飞属玉。前峰半临湖,老骥渴奔谷。后崦互绵联,群龙争拱伏。敷敷风外花,薿薿涧中木。跻险觉伤神,瞩遐况清目。咫尺接三山,溟波才一掬。仙人隔微茫,下士空局躅。石洞綍阴厓,琳宫亘华屋。禹穴不可探,金书藏剩馥。流传失其真,遗音竟谁续。岩阿得禅栖,见客喜能肃。名缁嗜烟霞,肺腑在林麓。雨卧杖生鳞,烟吹铛折足。清钟咽朝霜,忽觉恨鸣速。惊起窗欲明,寤言黍方熟。偶披群公诗,如叶大人卜。咏之昼忘疲,字字恒三复。搜枯和斯章,祗搅十年读。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2767c6843baee70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