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变徵(biàn zhǐ)的意思:指事物的形态、面貌发生变化。
徵声(zhēng shēng)的意思:指传闻或听到某人的消息或声音。
痴顽(chī wán)的意思:形容人迟钝愚蠢,不肯接受劝告或改变。
多变(duō biàn)的意思:指事物变化多样,变化无常。
国计(guó jì)的意思:
(1).治国的方针大计。《三国志·魏志·华歆传》:“君深虑国计,朕甚嘉之。” 宋 王禹偁 《先君后臣论》:“会 座 病, 卫君 亲视之疾,且问国计。”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地方大吏,原以整顿地方,岂可图便偷安,置国计於不问。”
(2).国家的经济,国家的财富。《荀子·富国》:“如是,则上下俱富,交无所藏之,是知国计之极也。”《元史·世祖纪十》:“且言其国经 唆都 军马虏掠,国计已空。”《宦海》第一回:“总而言之,那一国之中,官吏的得人与否,关係著民生的强弱,国计的盛衰。”艰难(jiān nán)的意思:形容事情困难,不容易完成。
狼狈(láng bèi)的意思:形容处境困难、困窘不堪的样子。
牢骚(láo sāo)的意思:指对不满、抱怨、埋怨等情绪的表达。
垒块(lěi kuài)的意思:指积木或砖块等堆叠在一起形成的块状物,比喻事物堆积起来形成的整体。
帑藏(tǎng cáng)的意思:帑藏意为秘密地保存或隐藏财物,也可指将财物保存在某个地方。
伤时(shāng shí)的意思:指因时机不对或时机已过而错失良机,从而遭受损失或失败。
身世(shēn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出身和背景。
时语(shí yǔ)的意思:指能够体现时代精神和价值观的语言,言辞或观点。
惟有(wéi yǒu)的意思:只有,仅有
未了(wèi liǎo)的意思:未了指未完成或未了结的事情。
一波(yī bō)的意思:形容连续的行动或事件。
营谋(yíng móu)的意思:指筹划、谋划,以达到某种目的。
忧愤(yōu fèn)的意思:忧愤是指内心充满忧愤之情,形容对社会不公、不平等或不公正现象感到愤怒和悲伤。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陷国家困境中的个体,面对国计民生的艰难,财政枯竭的现实,诗人内心充满了忧虑与愤慨。诗中“国计艰难帑藏倾”一句,直接点明了国家财政的窘迫状况,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的严重问题。
接着,“一波甫息一波生”形象地描绘了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仿佛一个接一个的难题永远无法解决,暗示了社会矛盾的复杂性和持续性。这种连续不断的挑战,让诗人感到无力和沮丧。
“牢骚诗有伤时语,忧愤歌多变徵声”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他通过诗歌表达对时局的不满和忧虑,声音中充满了忧愤之情,这反映了诗人作为知识分子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批判精神。
“惟有痴顽蠲未了,尚馀垒块叹难平”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无法彻底解决问题的无奈和遗憾。这里的“痴顽”可能是指诗人坚持己见、不屈不挠的精神,而“垒块”则是指心中的块垒,即难以排解的愁苦和愤懑。诗人感叹这些愁苦和愤懑难以平息,体现了他对社会问题的深切关注和个人情感的强烈共鸣。
最后,“自嗟身世同狼狈,薪米营谋亦屡更”两句,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境遇的感慨。在艰难的岁月里,为了维持生计,他不得不频繁改变谋生的方式,这既是对个人生活的描述,也是对社会动荡不安状态的一种反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现实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和社会问题的深切关怀,以及在困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