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影半连深岸水,钟声寒彻远林烟。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秋 夜 登 润 州 慈 和 寺 上 方 唐 /张 祜 清 夜 浮 埃 暂 歇 鄽 ,塔 轮 金 照 露 华 鲜 。人 行 中 路 月 生 海 ,鹤 语 上 方 星 满 天 。楼 影 半 连 深 岸 水 ,钟 声 寒 彻 远 林 烟 。僧 房 闭 尽 下 楼 去 ,一 半 梦 魂 离 世 缘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浮埃(fú āi)的意思:指浮尘飞扬、尘埃弥漫的样子。
鹤语(hè yǔ)的意思:指言辞高傲、不屑一顾的态度或言辞。
华鲜(huá xiān)的意思:指华丽而美好的事物。
尽下(jìn xià)的意思:尽力完成某事
离世(lí shì)的意思:指人死亡
露华(lù huá)的意思:指春天到来,大地上的花朵开始绽放。
满天(mǎn tiān)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得像漫天飞舞一样。
梦魂(mèng hún)的意思:形容梦境逼真,魂魄离体。
僧房(sēng fáng)的意思:僧人的住所或修行之处。比喻安静、幽雅的地方。
上方(shàng fāng)的意思:指在位置或地位上高于某人或某物。
世缘(shì yuán)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也可指两个人之间的命运纠葛。
一半(yī bàn)的意思:指数量或程度的一半
月生(yuè shēng)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变化如同月亮的轮廓一样,逐渐显现出来。
中路(zhōng lù)的意思:指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平衡的道路,也指中立、中庸之道。
- 注释
- 浮埃:尘埃。
暂歇:暂时停止。
廛:街市。
塔轮:塔顶的轮子,可能指代佛塔。
金照:金色的光芒。
露华鲜:露珠晶莹剔透。
月生海:月亮像海一样升起。
鹤语:仙鹤鸣叫。
星满天:星星布满天空。
楼影半连:楼阁的影子延伸到。
深岸水:深深的河岸。
钟声寒彻:钟声穿透寒意。
远林烟:远方的林间雾气。
僧房:僧人的居所。
闭尽:全部关闭。
下楼去:下楼离开。
一半梦魂:一半的梦境。
离世缘:脱离尘世的牵绊。
- 翻译
- 深夜尘埃暂时停息,塔上的金轮映照着露珠的光芒。
人们走在路上,月亮如海升起,仙鹤在高处鸣叫,满天星光闪烁。
楼阁的倒影延伸到深深的河岸,钟声穿透寒冷直达远方的林间烟雾。
僧人的房间都已关闭,他们下楼离去,一半的梦境似乎离开了尘世的牵绊。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中僧房的宁静图景,通过对环境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在秋夜登上慈和寺时的心境与感受。
"清夜浮埃暂歇廛,塔轮金照露华鲜。" 开篇两句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景象,“清夜”表明时间的静谧,而“浮埃”则是指轻薄的尘埃,这里的“暂歇廛”可能暗示了诗人在这宁静之地暂时停留。塔轮金照,意味着寺庙中的佛塔在月光下闪耀,露华鲜,则是夜晚露水滴落的晶莹剔透,这些细节共同构建了一种清凉而又神圣的氛围。
"人行中路月生海,鹤语上方星满天。" 接下来两句则是对远处景象的描绘,“人行中路”表明诗人在夜晚的道路上行走,而“月生海”则是一种夸张的手法,用以形容月亮照耀下的广阔水面,仿佛连天相接。"鹤语上方星满天"里的鹤语可能是指远处传来的某种声音,这里用来营造一种空旷的感觉,而“星满天”则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深邃与辽阔。
"楼影半连深岸水,钟声寒彻远林烟。" 这两句诗转向了寺庙内部的情景,“楼影半连深岸水”可能指的是寺中建筑的倒影映在水面上,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而“钟声寒彻远林烟”则是夜间寺庙中的钟声,穿过了森林和迷雾,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
"僧房闭尽下楼去,一半梦魂离世缘。"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超然情怀,“僧房闭尽”意味着寺庙中的卧室已经关闭,进入了夜晚的休息状态,而“下楼去”则可能是指离开这些世俗牵绊。"一半梦魂离世缘"则透露出诗人对尘世羁绊的一种超脱与放弃,仿佛在梦中也能摆脱世间的情感束缚。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夜景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对于宁静与超脱尘世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扇画东坡
形神雪山松,衣巾赤壁风。
望之凛凛然,扫退炎尘红。
后纪时行
岁在乙酉孟春朔,天气凝滞云不开。
一日二日三四日,或雪或雨或夜雷。
山川失色万物病,寒气折骨淖没胫。
如大兵后洪水馀,鸡犬无声烟火冷。
况昔三阳转新元,公私万事五日宽。
上得杯酒寿父母,下与妻孥贺团栾。
如今景物不可说,官府何曾有时节。
符移捷出星火飞,吏卒叫嚣豺虎烈。
意谓东风换年头,眼前百痼庶有瘳。
天时人事乃如此,何以解吾忧世忧。
元日连阴至七日,老杜感时诗纪实。
太平时节身难遇,昌黎此语亦悽恻。
是时世事未如今,二老已有难言心。
我今更有难言处,聊记岁月那忍吟。
书范景山先丈逸事
朅来范公亭,闻昔范老子。
盛德自有铭,逸事有来纪。
如彼沙汇坟,实葬外舅氏。
累累冢十四,谁计后不祀。
怀券售之人,枯骨听掷弃。
公心恻恻然,能忘我先妣。
猛捐十倍价,复此不毛地。
至今上冢饭,免为若敖鬼。
又如域西山,寸山寸金置。
山人已过望,我怀不自已。
当公未死时,而适山人死。
顾斥眠牛冈,欲葬惟其意。
夫先妇随后,同穴坟隆起。
世降俗日薄,安识仁与义。
先世未百年,来者已弗记。
况于外氏家,代尽子孙事。
买山未一刻,卖者不敢视。
况容卖主葬,为人重于己。
中心所乐为,焉有一毫伪。
死者岂无知,造物非块尔。
公虽不求报,感应乃常理。
后嗣何其贤,相与继前志。
范氏其兴乎,吾无閒然矣。
《书范景山先丈逸事》【宋·陈著】朅来范公亭,闻昔范老子。盛德自有铭,逸事有来纪。如彼沙汇坟,实葬外舅氏。累累冢十四,谁计后不祀。怀券售之人,枯骨听掷弃。公心恻恻然,能忘我先妣。猛捐十倍价,复此不毛地。至今上冢饭,免为若敖鬼。又如域西山,寸山寸金置。山人已过望,我怀不自已。当公未死时,而适山人死。顾斥眠牛冈,欲葬惟其意。夫先妇随后,同穴坟隆起。世降俗日薄,安识仁与义。先世未百年,来者已弗记。况于外氏家,代尽子孙事。买山未一刻,卖者不敢视。况容卖主葬,为人重于己。中心所乐为,焉有一毫伪。死者岂无知,造物非块尔。公虽不求报,感应乃常理。后嗣何其贤,相与继前志。范氏其兴乎,吾无閒然矣。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0967c6889e3a728830.html